606 护具的重要性

    606 护具的重要性 (第2/3页)

芦苇荡前就绪了。

    这场戏无非是展现觉远大开杀戒,众僧人说着什么“超度”之类的话语,说白了,就是为和尚们杀坏人找一个好的借口。

    众所周知,整部《少林寺》中除了老主持算是得道高僧之外,其他如僧值、昙宗及其十三棍僧都不算标准的和尚,全片在弘扬少林寺千年古刹“慈悲为怀”上做的文章很少,反而以体现青年和尚叛逆心理,中年和尚讲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释佛法为主。

    其实按照王小虎的理解,老主持那是代表着慈悲之心,代表着泱泱大国的舍己度人心怀,更像是中国的真实写照。

    僧值代表着死板、过分坚持老一派作风的人。

    而觉远等则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懵懂少年,更贴切来说是代表新时代的中国年轻人,他们心中怀着强烈的奋斗之心,套用“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其实就是教育广大青年观众们提高爱国热情。

    小和尚们做事不瞻前顾后,肯定会受到老一派人的批评打压,于是就有了昙宗这样的老油条和尚在中间周旋、袒护,也就有了于海这样深得人心的师父,所以前世包括王小虎在内的大部分观众在看到昙宗去世的时候,心里边都感到惋惜,都感到气愤,恨不能将王仁则挫骨扬灰。

    (以上观点纯属胡说八道,千万别对号入座哈。)

    所以有时候王小虎非常佩服当年《少林寺》的编剧们,能把一部古装武侠片加入如此多的教育意义,内容既不能喃喃不休地说教,还要健康积极向上,还要吸引观众,还要体现出稍稍的爱国情怀,这编剧绝对是大神级的存在。

    各部门就位之后,王小虎大声喊了句:“acttion。”

    就见三台摄影机开动的同时,李连杰舞动单刀格挡射来的箭头,远处奔来一队骑马奔驰的少林和尚,于海首当其冲,马蹄子扬起阵阵尘土,很有那种千里奔骑的效果。

    三组摄影机分列不同的位置,或高或低,或远或近,将这些场面收录下来。

    王小虎看着镜头内狂奔而来的于海等人,心中暗自点头,这帮家伙在骑兵营的战士帮助下才练习了两个上午的骑术,能拍出这样好的画面来已经难能可贵了。

    就在王小虎感觉完事OK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按照剧本上的要求,于海等人起码冲到芦苇荡近前,会快速从马上跳下来,拿起家伙帮助李连杰抵抗赵刚等人的攻击。

    就在于海跳下马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于海没有把握好时机,还是马匹临时出了意外,总之,于海并没按照早先设定好的方案一下子跳下来,而是整个人平飞了出去!

    “CUT!”王小虎在镜头里看的真真切切,而且他反应也比其他人快一拍,又距离于海的位置最近,所以喊完之后,不等别人反应过来,他已经从三米高的升降台上跳下来,快步跑到于海身边。

    “老于,没事吧?”

    地上的于海正咧着嘴呻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