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小儿事

    番外小儿事 (第2/3页)

上两根老玉簪子哄她,事后又主动去和如瑾解释,叫她别责怪小妹妹。

    如瑾听了,笑了半日方才止住,将蓝霁叫到跟前骂了一顿。于是江五才知道,蓝霁觊觎她的老玉簪子良久了,是故意设套诓她。

    这下又听蓝霁旧事重提,江五直想上去动手打人。只是看着蓝霁狡黠而笑的样子,又下不去手。

    “好歹也是贵门出身,竟像个市井泼皮,整天只管算计别人东西!”指着蓝霁骂了一句,江五决定不和小孩子一般见识,带了丫鬟直接朝香雪楼走,准备去找如瑾。

    商潆却拦住她,“江姨母且慢,我母亲正在外祖母那里呢,家里来了亲戚,人多乱糟糟的,您和我们先去消遣一会。”

    正好有婆子过来回禀,“静澜池那边收拾好了。”

    商潆就招呼江五和蓝霁同去,“天气还没正经回暖,园子里站久了冷的,且江姨母衣裳单薄,咱们去屋里待着。”

    江五自己是不怕冷的,但是怕两个小姑娘受寒,于是跟了她们同去。那边是两明一暗的小巧三间屋子,屋外没有院墙,用细竹做了半人高的篱笆围出一块空地种花种菜,篱笆外正对一亩见方的静澜池,冬末春初的时候池水解冻生波,开了窗正好临水观景。

    管园子的人在池里放了几对野鸭白鹅,蓝霁在屋里坐了没一会,就要去水边玩。商潆吩咐跟着的人小心伺候,带好大衣服防风,蓝霁嘻嘻哈哈地走了。江五看那鸭子可爱,也要跟去玩,商潆叫住她,“江姨母陪我说说话。”

    江五只好留下来,可谁知两人闲聊了一会,商潆却把话头带到了佛光寺。

    “……前几日那里开经坛,原本只是招待四方佛门人物的,是他们自家的辩经会,和腊月的法会不同,不让香客观礼。但父亲说听和尚辩经也是有趣的事,能增长见识,便把我们几个都送了过去。方丈将我们安排在经堂的隔间里,所以整场经坛做了三天,我从头听到了尾,的确是挺有意思的。我这才知道,原来佛法不只是教人向善,里头还有许多智慧,和尚们也不只会敲钟念经,他们每日里思考的事情、研习的道理,比寻常人深奥得多。”

    江五初听佛光寺的名字,闲聊的态度就变得认真许多,及至耐性听商潆说完,并不关心她口中什么经坛和道理,只状似无意地问,“你小小年纪能安坐听和尚辩经,真是和常人不一样。那么你听了几天,可知道最后谁辩赢了?是哪个寺院的哪个法师?”

    商潆道:“佛法精神,道理万千,辩经是不论输赢的。若有谁一时机锋压住了别人,也并不表示他秉持的道理就一定正确,不过是和他辩经的人当时没有想到合适的反驳理由罢了。”

    江五追问:“那,总有时时能以机锋压住别人的吧?”

    “是的,是有几位僧人机敏智慧,时常能问得别人哑口无言。”

    江五说:“那一定是年纪很大的得道高僧。”

    商潆点头,“也不尽然。虽然年高的僧人用一生思索,明白的道理比年轻僧人多,但也有天资出众的年轻僧人,因为佛法精深,心智透彻,反而比某些长者想得更深更远。”

    “比如谁?”

    “比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