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悬壶,济世

    第三百零一章 悬壶,济世 (第3/3页)

你认为如今这金意楼里有比我们二人医术还要高超的人存在?”

    黄连抬头一看,原来拐角处早已站定站着一人。那人一身粗布灰衣,满头青丝,双手负后,右手食指中指和大拇指轻轻摩挲着。

    那人告诫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莫固步自封呀。”

    悬壶楼主黄连只觉得那人有些熟悉,却迟迟说不上来。

    性格被勾起来的言长老哪里听得这种劝告,今日之事,不仅关乎他个人生死,更关乎悬壶楼的脸面,甚至于是他师尊的脸面。他大怒道:“是不是固步自封总要比比才知道?你有什么资格说天外有天呢?吾家师慈,今天哪怕是赌上师门尊严,某也要和你比上一比。”

    战书已下,这等医者之间的比试,哪怕是琴帝陛下也无法插手。可惜,这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声音更加雄浑,语气也更为骄傲。

    话语轻蔑,落在两人耳中:“医世慈算个什么东西,给某提鞋都不配。”

    “岂有此理。”听到有人侮辱自己敬重无比的师父,言长老哪里能忍,只见他撸起来袖子,再也不管不顾地喊叫了起来,“你到底是哪里来的……”

    黄连再一次拉住了师弟的手,止住了那句有辱斯文的杂碎,手指头轻轻指了指拐角那人。

    那人早已转过身来,但见他容貌清癯,皮肤紧致,双目炯炯有神,倒是额头之前的那一绺亮白色头发平添了他的邪气。

    那人望着头发发白,年纪更加年迈的悬壶楼主和长老,嘴角一扬,笑着说道:“怎么?年纪越大,火气也越大了?一见面就想和为师比试比试吗?乖徒儿。”

    言长老顿时如遭雷击。许久之后才反应过来,他已是老泪纵横,颤颤巍巍走到那人身前,恭敬地跪下道:“弟子拜见师尊,祝师尊万寿无疆。”

    “起来起来。我还没死呢。用不着你来哭丧。什么万寿无疆,那不成了不老不死的妖怪了吗?”那人有些嫌弃道。

    悬壶楼主黄连一向稳重,而见到师叔在此,也是弯着腰说了一句:“弟子拜见师叔。”只是,那双微颤的手还是出卖了他。

    “快快请起。不必多礼。”

    那人正是言长老的师尊,也是当世神医之一的医世慈。

    黄连声音止不住的颤抖,问道:“师叔,那此时在屋内的是不是……”

    医世慈点头道:“敢让我给他提鞋的,除了他还有谁?”

    听到这个消息,一把年纪的黄连倒是没有痛哭起来,而是捂着袖子抽泣了起来。

    “别哭别哭。重逢已是幸事,你们二人都已年过知天命,还不明白这个道理么?”

    医世慈简单说明情况之后,便令二人止住了哭声,背着行囊随他入内。

    黄连记起上一次见到师父,乃是十年之前。而此时再见到师父医世仁,发现师父依旧潇洒。一身白衣飘渺,那张脸依旧是线条分明,一头青丝散乱,偏偏额头前两绺白发依旧显眼。

    “黄连,还是你稳重。看来,当初我选你继承了悬壶楼,是极为正确的。”

    黄连止不住地摇头,话语越发含糊道:“弟子,师父,弟子……”只听得他泣不成声,渐渐难成一句话。

    本该是一番感人情景,偏偏聚在这寰宇阁里,医世仁起身拍了拍这个弟子的脑袋,算是知晓了他的苦衷。

    心知事态越发紧急,医世仁正色道:“本意不让你们二人插手。可是,既然你们二人执意要进来,那便来吧。也好让我们这两个老家伙看看你们的长进。”

    老家伙这个词,用在这两个满头青丝的男人身上,或许并不合适。而他们面前那两个头发尽白的老者,偏偏若孩童一般,站得笔直,更是投来了崇拜不已的眼神。场面之间一时极为怪异。

    言长老不再叫嚣着比试,而悬壶楼主的黄连恍惚间,只觉得时光倒退,自己再一次回到了悬壶楼的机密塔楼处,再一次听着两位长辈谈论着救治方案。

    情况比两人想得还要危险复杂许多,那小姑娘不仅是脊柱尽断,连带着浑身经络也是破裂。换做他人,恐怕早就一命呜呼。偏偏琴帝以逆天手段,保住了那小女孩的一线生机。

    不多时,两位神医领着弟子来到床榻之前,只见那一袭粉衣双手放在那小女孩的背上,小女孩头顶白雾缭绕,俨然是在疗伤。

    “二位准备好了吗?”

    医世两兄弟点了点头,开口道:“可以开始了。”

    这一夜,黄连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奇迹。

    那小姑娘的经络被一根根银针挑断了,瞬息之间,就被人用金线修复。速度之快,下手之准,令人咂舌。似这般通天手段,早已超出了言长老的认识范畴。

    艺高人胆大。银针小刀在两位神医的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割破后背脊柱处的肌肤,那节节歪歪扭扭的几近破碎的脊椎终于是暴漏在空气之中。

    霎时间,血如泉涌,骨肉分离。

    鲜血顺着金线,再度从经络入体。在两位神医的出手治疗之下,那些断裂的脊柱竟再一次被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当然,不可避免地是,小姑娘身上被植入了足足三十二颗钢钉与两条金色丝线,那人浑身更是涂上了膏药,绑满了白色纱布。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位弟子打起了下手。

    待到破晓处,那姑娘服下活死丹,安稳入睡,气息变得沉稳而舒缓,黄连与言长老两人才意识到,这一场治疗终于是结束了。

    天下第一人的琴帝此时神情憔悴,两眼微倦,脸上终于有了一抹轻轻笑意。

    只见那一袭粉衣朝着两位神医轻轻一拜,道:“多谢。”

    “玄策老弟,不必如此。”医世仁赶忙扶起粉衣,他擦了擦额头汗水笑道。

    医世慈则是放下袖子,摆手道:“大恩不言谢,这般道理,可是你当年说的。”

    那二人这才明白,原来,自己家师与琴帝竟是旧相识。

    此间事了,众人自觉离去。出得楼阁处,那医世慈想起关键事,扬言要去悬壶楼考较徒子徒孙,便快步下楼,只留下一个行色匆匆的灰色背影。这一下,使得背着行囊的言长老只能拉开脚步,焦急喊道:“师尊,你慢些。”

    另一对师徒脚步稍慢。而悬壶楼主黄连揉了揉微涩眼睛,一夜未眠,年老如他已经是有些困倦,可是看着身旁依旧年轻的师尊,他不敢表现出丝毫的怠慢。下得金凤五楼,他忍不住问道:“师尊,这一切真的不是梦吗?”

    “傻徒儿,”额头两绺白发的中年人知晓此时弟子心中的惊骇,笑着道,“你说,我此时在何处?”

    黄连低着头,看着这朱栏玉砌,说道:“师尊如今在金意楼。”

    “那你可知昨夜之前,我在何处?”

    “弟子不知。”

    “不知就对了。说出来也不怕吓着你。为师在北冥烤鱼吃呢。”

    一夜之间,横跨万里,从北冥至中州,这是何等的速度,更是何等的惊骇?

    “那人是谁呀?他可是天下第一人的琴帝呀。”医世仁二手食指捏起,轻理着那两绺白色头发,久久不言。“岂是寻常人可以妄自揣度的?”

    黄连再度问道:“那师尊,此等案例,是否可以记在济世医书之上呢?”

    说起这济世医书,医世仁又笑了笑。当初他们兄弟二人广开门户,徒子徒孙无数。后来,二人医术名扬天下,座下就有弟子建议为师尊写书立传,医世仁不好虚名,本着将医术发扬光大,就此答应了写书,却没答应立传。换而言之,济世医书乃是记载两位神医的行医之丹方用药治病记述。此等医书由一众亲传弟子记录编撰,更由他们两兄弟亲自把关,倒也不至于沦为溜须拍马,歌功颂德的外传。再往后来,医世仁力排众议,将弟子治病之丹方也收录在书内。据说,那弟子听闻此消息,竟是乐得昏死了过去。

    而如今,这悬壶楼之医师弟子,无不以留名于济世医书之上为荣,所以,他们钻研起医术,琢磨起丹方,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医世仁乐得见此改变,也不再阻拦弟子编撰此书。

    若是将脊柱尽断之人治好的这一案例放入书中,倒显得骇人听闻,也没那般真实。医世仁沉吟片刻说道:“此等医道奇迹不可能复制,记在书中,毫无意义,徒惹众人烦恼罢了。还是不要写了。”

    “可是,此等此等……”

    “不必,不可,不行。”医世仁斩钉截铁道。“如果没有琴帝大人的气机辅助,那些鲜血是万万不能回流体内的。而那两根金线,更不是寻常之物啊。”

    “总之,此等奇迹,乃是天赐,非人力可致。”

    黄连心里头一阵失落,有些不满地嘀咕道:“那琴帝陛下就不是人了吗?”

    “哈哈。谁知道呢?”医世仁一笑,右手轻轻一抚那一绺白发,顾左右而言他,“时辰尚早,先睡个回笼觉去咯。”

    医世仁大步走出那金意楼,转回悬壶楼,便径直往楼亭处里睡去,将紧随其后的悬壶楼主关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