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七 大炮对轰
七二七 大炮对轰 (第2/3页)
方的大炮响了,东瀛军的炮弹不再落在阵地上。
北洋军士兵借助工事,开始阻击冲锋的东瀛军。
可是,东瀛军的一种武器让他们有点头疼。
这就是东瀛军的“独门暗器”__掷弹筒。
这是东瀛人和罗刹人在东北大战后,东瀛人发明的一种轻型武器。
别的国家都发展迫击炮,比如刘大双的保安军,也是大量装备各种口径的迫击炮。
可东瀛人真的穷,资源少,日子过得抠抠搜搜的,他们偏偏弄出了掷弹筒这么个玩意儿。
这东西,精度天生没有迫击炮好,但就是一个字,便宜。
精度不好,东瀛军就往死了训练射手。
你还别说,刻苦训练下,二百米之内,东瀛军射手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比迫击炮还准。
超过二百米,精度直线下降,只能打个大概八成吧!
现在,东瀛军的掷弹筒对于北洋军的干扰很大。
距离超过二百米,准头差了些,大部分都在阵地前爆炸了。
可这不断的爆炸和腾起的烟尘,大大干扰了北洋军的视线,也让北洋军多少有点怕。
借着掷弹筒的掩护,东瀛军冲锋速度又加快了。
徐树铮早就爬起来了,站在小坡上一直观察着战场上的动态。
双方的炮战,说实话,让他都感到了心惊肉跳。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炮战,双方肯定要打到分出胜负为止。
对于自已的炮兵,徐树铮还是有点信心的。
在北洋军中,他属于皖系,皖系的老大段祺瑞就是炮兵专科毕业,精通炮战,也重视炮兵。
这两个榴弹炮团的士兵和军官都是有文化的,对于弹道计算、机械常识还是懂一些的。
平时待遇高,也算是北洋军的宝贝。
唯一的遗憾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