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三章:家乡的改变
一百七十三章:家乡的改变 (第2/3页)
但也没人敢传闲话,人家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规规矩矩的在学习,说话都在讨论学习问题。
王猛这次升一级,直接成了州公安局局长兼政法委副书记,他现在正在头疼呢!过年时有王如海支持,他在县城混的如鱼得水,里里外外整个鸟枪换炮。
可到了州里面对的是百废待兴的局面,除了县城的下属单位不需要支援,其他的都嗷嗷待哺,需要钱呀!这会他那再好意思张口要任自强支持,只能强撑着,内心里还是隐隐期盼任自强能早点回来。
现在要走到县城或者是公社,那最显眼的建筑一定是学校,一水的二层、三层楼房,连当地的正府大院都比不过。现在的县正府也换牌子,改回了县人民正府。赵副主任现在成了赵代县长,也官升一级。主要是这次的功劳太大,因为这次巨额捐助,整个县上的‘鸡的屁’翻了一番有余。
各种人工,材料,林林总总让县上也大赚一笔。县城里在九月份以前根本看不到一个闲人,全部撵到工地上挣钱去。砌墙抹灰那些技术工种干不了,那些筛沙子、和水泥砂浆和搬砖的总是需要吧!可以说把整个县所属的闲散劳力一扫而空,更别说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
县城的一家砖厂和联丰村里的一家远远不够,又建起了几座砖厂依然供不应求。只好下令其他的建筑包括民用自建房统统停止,所有的砖瓦全部供应学校才勉强够。就这样学校的院墙还是没建起来,没砖你怎么建,只能在来年以后慢慢砌墙。
村里今年也是飞越发展,还没开春,这边王如海一走,那边张天富拿着王如海给的资金就开始张罗。先打井,解决吃水问题最关键。钱给的到位,打井队不顾天气寒冷就开干。
王如海拜托赵代县长和王猛给村里采购的设备陆陆续续发下来,发电机这些小型的设备先到,刚好解决抽水电力的问题。
连大棚蔬菜和鸡舍里的通风都解决了,解放了不少的人力。更别说砖厂了,柴油机头的轰鸣声也被发电机代替,起码声音小了很多。也告别了人工风扇的历史,用上了电风扇,这样一来效率更好。
砖厂生产的红砖更不要说,全部被正府强行预定。其他不相干一块砖也不能拉走,公社派专人看管、运输。钱也给的利索,这才让张天富放下一半心。另一半是要陪着笑脸向那些预定砖的用户解释、退钱。幸亏是都不懂《合同法》没定违约金什么的,要不他就该哭了。
三月底,让张天富以及村里的人惊呆了的一幕出现了,两辆卡车、四辆大马力拖拉机和一水的十辆小四轮浩浩荡荡的开进村里。
赵副主任亲自带队给送过来,说是上级奖励的。没有提王如海的名字,这都是事先说好的。也没敢提县上的名头,这明摆着对联丰村太偏爱,你让其他嗷嗷待哺的兄弟单位情何以堪呢?
王如海不想让村上知道自己特别有钱的事,不患寡而患不均。那样干真可能赖上你,反而会培养出一批米虫。到时候你得不了好,反而会被骂。
有个故事刻画的非常深刻,说是一个乞丐,有一个人对他很照顾,总是定时定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