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七章:再掀波澜
四百五十七章:再掀波澜 (第2/3页)
发达国家搞的这个‘盟’那个‘约’的,在事关自己切身利益面前,统统不好使。只要银子给足,他们绝逼会六亲不认,恨不得跪舔‘财神爷’。
再说了,任自强要的是纯粹的民用技术。又不是要制造核弹、战机之类的敏感军工技术,完全没必要紧张猜忌。还是看在金钱的魅力上,大开方便之门吧!
同时为了不浪费资源,避免各自为战。任自强觉得很有必要把下属同类型的产业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促使其更快更好的发展。关键有一点,那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打个比方说,任自强让霍剑柠、孙丽丽搞了那么多地产开发项目,总需要设计、装修、建材之类的。而大哥任自立正好从事建筑设计和建筑的工作,还有前期建立的各类建材公司,恰好形成了一个上下游的全生态供应链。
正所谓自己有的,干嘛还花钱浪费精力用别人的。哪怕是自己没有,也可以提前提出需求,促使相关产业做针对性的布局、提升或改进。
还有表哥王如海的‘战友互助基金’,从东欧搬迁回来那么多产业。同类型的肯定不少,也需要整合。技术设备落后的,该升级的升级,争取一步到位。还有前面在地图上画的那些圈圈,也是时侯出来亮相了!
包括婷婷、小雪姐妹,袁天帆这边不断趁虚而入而引进和即将引进的宝岛地区和日苯的相关产业,同质化的不要太多。想想就乱如麻,令人头大如斗。
明眼人都会看出,这种做法大大的浪费人力及物力。尤其是王如海的那帮子文化水平不高的兵哥哥,管理和发展水平方面无疑是会扯后腿,是一块短板。
这又涉及到‘水桶理论’,能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高的木板,关键恰恰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任自强只知道产业要做大做强,如何做大做强,可就抓瞎了。到了这一步,任自强也没必要在这些产业方面藏着掖着,也该让他们彼此见见面,集思广益了。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这会儿人心最是齐的时候,也没那多弯弯绕。至于里面的责权利划分,商量着办呗!反正肉烂在自家锅里,也没便宜外人不是。
其二就要看国内大佬的意思,不消说也是关于国内占据主导的国企改革发展问题。小姨父杨德清提出的难题,后面任自强和婷婷、小雪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能尝试的搞一下。
时不待我呀!於其等到两三年后国家逐步开始国企改制,不如早早行动起来推动一把。
只能说是‘钱壮怂人胆’,财大气粗的任自强也很有底气的。没二话,依旧是简单粗暴的拿‘钱’砸,不相信大佬们不动心。万一不放心,也没啥损失,自己不是也在干着嘛。
也就是任自强心善,见不得国企过那种苟延残喘、嗷嗷待哺的苦逼日子,才想出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看国内大佬开明程度了,不要落了个‘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