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章:变化

    四百八十章:变化 (第2/3页)

十岁,女的五十五岁退休。如果闲不下来想发挥余热那就另说。

    和父母亲差不多大的一波人,还在村里经营,守着那片‘故土’。大都担任着各个项目的班组长,也是小领导一枚。也不用出多大力,重活都由机械化和外来民工来干。

    候婶这些女人们的活也轻松了,做饭、收拾房子,带孙子基本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下来就是张天富他们这一波青壮年,他们是现今联丰集团的主力军,忙的一批。基本上全撒出去开拓外地市场,也就春节、中秋才能回来相聚。真是‘拉话话’容易见个面难,因为有电话呀!

    就像玉琴表姐那样一提学习都脑子大的人,现如今都成了整个镇的禽类养殖的负责人。管理着六个养殖基地,手底下还有几百号工人。

    表姐夫管着村里的砖厂,不,现在改成建材厂了。容易破坏环境的砖厂都停工了,新式的‘粉煤灰加气块’光荣登场。还有其他的马路砖厂,保温板厂等,无不是利用本地丰富的砂石、树枝、秸秆原材料而建成的。

    砖厂已经‘寿终正寝’,成了镇上学生和外来参观者追忆缅怀联丰集团腾飞的教育基地。

    其他出去的也是从事和农业相关的项目,或是养殖基地、蔬菜大棚基地,或是现代机械化农场,或是农产品初加工、生物肥料厂。这些是他们驾轻就熟的,没难度。

    出去都是呼朋唤友的,不但整个村如此,整个镇还有县城下属的乡镇都带动起来。更大的影响方面这些嫂子、婶子受眼界所限不清楚,任自强倒是知道。

    州府、北疆、南疆都有所动作,去相邻的国家‘淘金’这股浪潮愈演愈烈。

    再就是和大姐任凤霞、大哥任自立同龄的伙伴们。原先因为家庭困难辍学的,或是重新回到学校或是参加技术培训,大都也踏上了新的岗位。

    二哥任自锋同龄的,就没听说有敢于不上完高中或是职业技术学院而中途休学的。否则是‘皮鞭、棍棒’伺候,要不‘老子’丢不起那个人。

    整个村里的大学生不是前世时屈指可数的几个,而是两脚两手都数不过来的五六十个。其中不乏京城名校,家乡大学的就太常见了。

    任自强还记得前世村里有个身体素质好的上了飞行学院,一问果然如此。还是和前世一样考上了川省的民航学院。

    至于和任自强同龄的,不消说都在学校里苦熬呢!像敬伟、刚刚、尕娃这些的,基本都上了高中。刚刚这样脑子笨反应慢的,实在不是上学的料,初中毕业也去了孙丽娟的职业技术学院‘深造’。

    还有和任自强玩‘过家家’的那些‘媳妇’、‘妃子’们,原本有几个前世这个年代都成了孩子妈了,也一样上学呢!至于想早点体验‘男欢女爱’,结婚生孩子看来还有的等了!

    现在各家各户物质条件都差不多,这方面没什么好攀比的。包括领导层张天富他们也是一样,并没有比其他人多拿多少。

    剩下比什么,比闯劲,比能力,比自家娃娃的学习。其他的都改变不少,就是一样各家大同小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