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四十三章: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二千二百四十三章: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 (第1/3页)格尔并不是什么意志坚强,心怀宽广的英雄,也不是什么胆略兼人,智计百出的智者,更不是什么野心勃勃,锐意进取的枭雄,他就是个普通人,最普通的普通人,如果真的有什么比你我要特殊的,那就是他足够惨!
除此之外,他和你我没什么两样。
可苦难除了给他折磨之外,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东西!
而苦难从来不值得歌颂!
余华在《活着》里的一段话: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苦难不值得被歌颂,中国人的思想就像被禁锢住了一样,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吃苦为乐,以苦为荣。
一定要认识到,苦难并非挫折。
王朔曾说:“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作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严格意义上来讲,苦难并非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那些挫折。挫折的定义为“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阻碍人们达成目的的障碍。”因为我们有着目的,在达成目的的路上所遇到的困难,每当我们克服一次,我们就会进步一次。而苦难通常寓意着痛苦与灾难。并不是人生所遇到的一些挫折。而是因为社会,因为国家,因为各种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则导致最底层人民的一生像苦难一般。我们通常无法选择。克服挫折值得被称颂,但苦难并不值得歌颂,因为这种苦难并不会让人成长。余华先生笔下的福贵、鲁迅笔下的阿Q,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他们都是生活在苦难中的底层人民。而这些作品也并不是为了歌颂这些苦难,而是为了抨击当时制度的黑暗。
看多很多文章都表示“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苦难,我们要击败这些苦难。”
这些鸡汤把人生的挫折和苦难混淆,营造出励志的氛围。苦难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那些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是人生的旅程,我们可以努力跨过去,也可以绕道绕过去。但真正的苦难,是没有选择的,能做的只能是不断的坚持,还偏偏还要被人加以“乐观精神”之类的说辞。
可悲的是用赞美苦难让他们臣服于苦难。
潭谈交警被誉为是“开不出罚单的交警”。原本是交通普法节目,但却不知不觉呈现了许多的人生的百态。他见证了底层人民太多的苦难,也是最后得抑郁症的因素之一。谭警官曾经采访过一位脚蹬三轮车拉树枝的大叔。这位大叔就像是《活着》里面的“徐福贵”。父母妻子孩子全部离世,只剩下一位傻弟弟陪伴自己,和一条10多岁的狗一起相依为命。最让人动容的是谭警官问大爷“那为什么感觉你挺开朗的呢”,大爷比了个手势”向前看,不要想那些不开心的事“。即使生活满目疮痍,但大叔依旧相信会有光照进来,用“往前看”的态度,笑对人生。节目播出后,大爷向前看的精神受到无数人的称赞,也鼓舞了很多人。
但可悲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想到的不是怎么帮助他们,而是想到用赞美苦难的方式让他们臣服于苦难,再多的称赞也无法改变大爷仍然生活在苦难之中。都说人人平等,上层人士还在喝着上万元一瓶的酒。我们的生活虽然充满艰辛,但仍可以努力跨过去且改变自己的人生。而那些真正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他们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且毫无办法。赞美苦难只不过是通过袖手旁观的态度来证明自己过的还挺好,让自己有满足感。面对苦难我们应该想的是什么造就了这些苦难,而不是赞美他们的遭遇,给他们贴上没有自救精神的标签。
没有人喜欢苦难,他们的乐观只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
苦难不是成长的催化剂,而是心灵的折磨。
英国作家马特·海格说过:我并不认同“任何杀不死你的,都会使你更强大”这句话。事实上,那些“杀不死你的”通常会使你更弱小,让你在余生里四肢无力,不敢走出家门,甚至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