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世界

    第1章 新世界 (第2/3页)

后。

    李杰日常打完坐,眼睛一闭一睁,转眼已经换了天地。

    还是在床上。

    捋清楚脑海里的记忆,他从床上爬了起来。

    走出卧室,窗外阳光明媚。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来到窗边,望着街道上的车水马龙,李杰默默做出了决定。

    润。

    既然叫陈润基,命中带润,此时不润,更待何时?

    “老公,你今天醒的这么早?”

    倏地,身后传来一道慵懒的声音,转头一看,穿着睡袍的李海仁打着哈欠走了出来。

    “我去做饭,一会就好。”

    “嗯。”

    李杰点了点头,而后来到门口取出今天早上订阅的报纸。

    《破纪录!泰坦尼克号观影人次超440万!》

    中央日报的头版是一条影视相关的讯息,一个月前,由CGV引进的《泰坦尼克号》登陆韩国。

    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大船一上映,立刻引发观影狂潮。

    哪怕金融危机的余波没有过去,哪怕韩国刚刚破产,但仍然挡不住大船在票房市场狂飙突进。

    按照5美元的平均票价计算,《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已经超过2200万美金。

    这个票房已经突破小西八票房的天花板了。

    如此恐怖的威力,也为接下来的光头行动埋下了引子。

    和国内一样,小西八这边也有电影配额制度,根据规定,电影院一年内必须上映满148天本国电影。

    也就是说,本土电影必须占据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

    不过。

    这事跟马上就跟李杰没关系了。

    这小西八,不待也罢。

    反正两个儿子都长大了。

    相比于小西八,李杰当然更喜欢国内,哪怕这辈子他是一个西八人,但他的心,他的魂,还是华夏人。

    不一会,李海仁重新回到餐厅,看见李杰手上的报纸,她轻笑道。

    “这一次,道俊要说是他的功劳了。”

    “是就是吧。”

    李杰耸了耸肩:“小孩子嘛,让他开心开心也好。”

    其实,哪怕没有陈道俊开金手指,没有苏醒的李杰的也会选择引进《泰坦尼克号》。

    毕竟,詹姆斯卡梅隆名声在外。

    知名导演的票房,能差吗?

    差不了。

    至于之前为什么引进文艺片。

    原因更简单。

    是热爱。

    文艺影片发行和商业影片发行是两回事,CGV成立之初,对标的其实是文艺院线。

    现在嘛。

    变成了一家纯商业的电影院线。

    不过。

    这些是陈道俊是‘不知情’的,他从前对影视行业不太懂,几年过去,他应该懂了。

    “海仁,我觉得可以把产业交给他们兄弟了。”

    “啊?”

    突然得知这个消息,李海仁愣了一下。

    这……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毕竟亨俊、道俊都才20多岁,自家丈夫又处于年富力强的年纪,这时候就分家了?

    “道俊的想法,你应该也知道。”

    李杰笑着道:“不过,他的目光还局限在顺洋,没有注意到外界更广阔的天地。”

    “你是说美国?”

    “不是。”

    李杰摇了摇头:“是邻居的邻居。”

    “华夏吗?”

    闻言,李海仁秒懂。

    “是老爷子的意思吗?”

    此时正值中韩蜜月期,两国官方、民间的交流都很活跃。

    92年建交没多久,顺洋集团就在华夏津门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津门顺洋电子,专门生产黑白电视机。

    95年。

    顺洋又在姑苏设立半导体工厂,开启存储芯片生产。

    96年。

    顺洋联合《中央日报》、韩国放送公社、韩国棋院主办了顺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

    首届顺洋杯决赛,日本棋手依田纪基击败韩国棋手刘昌赫获得冠军。

    不过。

    去年韩国棋手李昌镐把冠军留在了韩国。

    “不是。”

    都分家了,陈养喆怎么可能派他去华夏,即使顺洋有意成立一家华夏分公司统筹顺洋在华夏的业务,那也跟他没关系。

    他只是单纯地想要跳出这块泥潭而已。

    “是我自己的意思。”

    接着,他随口找了个理由。

    “LG、现代、韩泰、易买得、大宇等等集团都先后前往华夏开拓业务,我就是想过去看看,看看那边有没有更好的机会。”

    “我听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