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古罗马艺术的楷模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古罗马艺术的楷模 (第2/3页)

   浮雕内容表现的是公元3世纪中期,罗马人讨伐所谓异族人,即哥特人的战斗。

    双方经过激烈的斗争,罗马人终于获胜。

    战败的哥特人死的死,伤的伤,充满了悲壮的气氛。

    罗马人原来流行火葬,但从哈德良皇帝以来,逐渐流行土葬。

    公元2世纪中期以后的石棺很多,也越来越大。

    石棺上的浮雕也更加繁复,这说明罗马帝国自公元2世纪中期以后,厚葬之风日盛。

    石棺的主人是谁,由于当时帝国处于危机之中,皇位更替频繁无从考证。

    浮雕造型特征,不同于前期帝国的纪念性浮雕的真实写照。

    而是既无背景,也无必要的层次,构图杂乱,人群无序而密集,给人以呆滞而透不气来的感觉。

    但它在当时石棺浮雕中,是最著名的。

    有时候,虽然相隔千万里,但是人的思想是想通的,比如厚葬,比如一些建筑。

    像是我国古代的华表,在西方也有体现,当然西方人制作的不是华表,而是纪念柱。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图拉真纪念柱,这是罗马帝国时代的建筑,位于今意呆利首都罗马。

    马皇帝图拉真(公元 98~117年在位)为炫耀对达吉人(居住于黑海西岸)的征服,而建图拉真广场。

    在广场的图书馆天井中,树立图拉真纪念柱。

    柱为大理石,连底座总高43米。

    柱身底径3.7米,高29.47米,围绕着 23匝浮雕饰带。

    饰带总长200米,下部饰带宽0.89米,部宽1.25米,以校正视差。

    古罗马雕像,可以说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世界雕像发展史,古罗马雕塑艺术对世界雕塑艺术发展史,做出了杰出卓越的贡献。

    古罗马雕塑显著特征,即在于不仅继承发扬了古希腊传统雕塑风格,与古希腊是一脉相承的。

    他更是融入了古罗马本土埃特鲁利亚雕塑艺术和铸铜、石雕技艺。

    这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之间,发挥着桥梁及纽带般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