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往马家请人赴宴

    第二百二十三章.往马家请人赴宴 (第2/3页)

,道:“行,爸,明天我开咱家大吉普拉你溜达一圈,这多带派呀?”

    “我……”赵有财还想说什么,但这次却被王美兰抢先说道:“行啦,别你、我的了,你赶紧插猪食去吧。”

    赵有财:“……”

    ……

    晚上不用喂狗,被捆住的狍子也不用喂。

    但赵家屋外的两口大锅,也都冒上气了。

    一口大锅里插猪食,另一口大锅里烀狍子排骨。

    两扇狍子排骨,跟羊排差不多大,但它可比羊排难烂。

    每扇狍子排骨一分为二,直接凉水下锅,大火烧开撇去血沫。然后放一拃来长葱白段和山花椒,佐料只放咸盐。

    这么把肉烀烂,就是手把肉。等肉上桌,抹一层自家捣的韭菜花,鲜香得让人食指大动。

    赵有财在屋外忙活,王美兰在屋里也没闲着。

    大豆油直接往锅里倒,然后把那提前煨好的松鼠肉下锅炸。

    白条松鼠肉一分为二,一半一半地下锅炸。

    东屋里,今天提前休息的孩子们注意力却不在电视上。

    这帮孩子不缺嘴,但即便在三四十年后,烧烤、油炸也深得人心,更何况在这年头呢?

    炸松鼠上桌,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地分食。

    这时,王美兰借着锅里的油炸起了春卷、虾片。

    林区职工端国家饭碗,有稳定收入。可即便这样,一般职工家里也只有过年能见着春卷。而虾片相对来说比较常见,但这东西在年头,拿出来招待客人,那都算是一道硬菜。

    炸完这两样,王美兰又开始炸带鱼。

    这个带鱼可不是赵威鹏给拿的,这带鱼还有那春卷、虾片都是林场给职工发的过年福利。

    每个职工十斤带鱼,赵家二十斤、李大勇家三十斤、李大智家二十斤,王强、林祥顺、张援民、解臣四家各十斤,加起来是一百一十斤。

    因为这些人大多都不上班,所以那一百一十斤带鱼是李大勇、李大智和林祥顺帮着领回来的。

    那天他们回来,直接把带鱼拿到了赵家。等吃完晚饭,各回各家的时候,王美兰让他们把带鱼拿着,大伙却谁都不要。

    按林雪的话说,我们一天在家就吃一顿饭,还是早饭,拿这个回家干啥呀?

    炸好的带鱼分成两份,一份就是炸鱼,而另一份弄个红烧口焖了两分钟,就成了红烧带鱼。

    再加上一个狍子肉炒酸菜,今晚的菜就算齐了。

    男人推杯换盏、谈天说地,女人、孩子那屋吃的快,吃完就开始剁馅子。

    将近四十斤的狍子肉都剁了,剁完大伙分,一家拿一些回去,明天早晨包馅吃。

    西屋里,赵有财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道:“行啦,我是不喝了。”

    “咋地呢,姐夫?”王强问道:“今天咋就喝一缸儿呢?”

    “我扒拉口饭,完了上老马家去。”赵有财道:“杀猪那还不得招唤我亲家吃肉吗?”

    “爸,我给你盛饭。”赵军一听,连忙起身去接赵有财手里的饭碗。

    “那我也不喝了。”李大勇道:“我也得请我亲家去呀。”

    说完这句话,李大勇冲门口喊道:“小梅呀,咱家到底哪天请啊?”

    金小梅手拿菜刀出现在门口,道:“不说了嘛,二十六请。”

    原来李家和赵家定的是一天,但下午在李家干活、唠嗑的时候,听王美兰叨咕她家要请谁和谁,李如海就向金小梅提议,他家请客得跟赵家错开,不能在同一天。

    金小梅很是诧异和不解,按她和李大勇、李宝玉商量的,和赵家一起杀猪,一起用赵家外头那两口大灶烀肉、烩菜,这样能方便很多。

    可李如海说,那样省事是省事了,但如果两家一起请客的话,除了他三个舅,还有他那个家住西北工农村的老叔李大仁一家,再也就是李宝玉未来老丈人能来。剩下有头有脸的人,肯定都得去赵家。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天林场书记搁赵家坐着呢。

    两家就搁一堵墙,李大勇他们组长、同事来了,听说周春明在隔壁,肯定得过去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