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船厂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1394船厂 (第1/3页)“老爷,这是草原商会今年发的分红,两千两银子。”
屋里坐着的夫人徐江兰起身,走到他面前对他说道,说话间伸手为他脱去官服,递给身旁的丫鬟,又从另一个丫鬟那里取过便服为他换上。
魏广德今日散衙回到府里,都了后院进入正房,就看见屋中间放着两口箱子。
他还在纳闷,后院正房门外怎么有四个府里侍卫,一般侍卫都是在外院各处巡逻,是不会进入后院的。
“哦,之前不是说增加纺机,可能这两年就不分红了吗?”
魏广德一边换衣服,一边出声询问道。
“原来是这么说的,不过今年毛料卖得好,又有那帮勋贵上杆子送银子入股。
即便增加了工坊,还是有不少银子多出来,所以最后商量后还是说分两万两银子的红利。”
徐江兰不紧不慢的说道。
本来,魏广德就是出主意和打通九边关节,再没有比他更合适做这个事儿的人了,兵部可是他在管着。
再有边镇守将,大多和勋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发话,那些带兵的将领自然不好阻拦。
有了权利入股,魏广德直接分得了两成干股。
只不过,随着毛纺织品的面世,早知道此事的勋贵也就异常热心,之前就和托定国公徐文璧来商谈过入股的事儿。
为了让勋贵的实现从土地转移掉商业上,魏广德答应了他们的入股。
当然,这种A轮融资,代价自然不菲,高溢价是必然的。
大量股本的涌入,让即便草原商会正在大肆扩张工坊,也有了巨量的现金储备。
钱堆着干嘛,还不如直接分红。
当然,因为这些勋贵的入股,魏广德的股本也被稀释,现在已经只有一成份子了。
“霍掌柜他们算过账,以后每年两万两银子的分红可以打底,如果利润多,商会又没其他大的支出,还会多分一些。”
徐江兰又说道。
虽然她不会在外面抛头露面,直接和那些商人接触,商谈生意,那是府里管事们的活儿,但具体情况她那里都有一本账记着。
男主外女主内,大抵就是如此,府里的东西和对外投资,虽然魏广德张罗,但最后都是交到夫人手上,魏广德并没有心思去管生意上的经营。
上一辈子,魏广德也不过是混吃等死的事业单位人员,对金钱和权利都没有欲望,所以既不会做官也不会经商。
最初来到这里,想要的也不过是进城,在九江钞关找份活计干干,混吃等死而已。
只是没想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这一步。
也就是凭着上辈子见识,网上刷到的一些报导想当然在做事。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超越常人的眼光还是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他主导投资的产业,都能赚钱。
不管是最早和他合作的辽东商人和江西商人,还有现在围拢在他身边的商人,已经隐隐形成了一个可以抗衡盐商的庞大资本集团。
两口箱子都打开着,魏广德换好便服,就走到箱子边,伸手拿起一封红纸包裹的圆柱,从中间掰开,两边都是白花花的银元。
户部铸造的,一两银子一个的大明通宝。
现在大明铸造的各种银元,已经完成了从北到南的流通,取代了民间的银锭和碎银,成为民间主要的流通货币。
没办法,原来民间流通的银子,银锭很少,主要是锞子和碎银,成色、重量差别太大,甚至还需要专门的剪子来剪断金银,十分的不方便。
魏广德让户部铸造了一两的银子,还有一分、五分的小银币,再有铜钱补充,可就十分方便民间交易了。
为了让地方官府更加热衷于收兑市面上的散碎银两,兑换后还会有一点比例的返还奖励。
当然,铸币的大头利润还在留在户部,其中也包括黄金的收兑。
魏广德只是拿出两个通宝在手里掂量掂量,就直接丢回箱子里。
“查验好就送入库房吧。”
魏广德吩咐一声。
“叫他们进来,送到外库入账。”
徐江兰马上吩咐一声,先前门口侍立的护卫进来,两人一口箱子就抬了出去,一起跟出去的还有负责联系草原商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