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诸恶皆非恶,公义非人心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八百九十八章 诸恶皆非恶,公义非人心 (第1/3页)

    林辅成一句,夷人偷的时候很勤快,让朱翊钧笑了一下。

    林辅成也不是撒谎,他眼见为实。

    种植园但凡是有一点点松懈,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夷人的,这些东西,通常不是特别的金贵,比如一些个碎布、坏掉的农具、木材、鸡蛋等等。

    因为损失不是巨大,多数的种植园农场主,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陛下,农场主们的这种善意和大度,很快就会自食其果,因为这些夷人,都听说了农场主善良,就会跑到他的地头上偷窃了,一切能偷走的东西,都会被偷走。”林辅成又告诉了皇帝一个事实。

    在海外开辟种植园,要心狠手辣、要睚眦必报,要歹毒,要不然就会被偷被抢,甚至自己都会有危险。

    好人就活该被枪指着。

    任何试图教化夷人的家伙,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是林辅成在南洋游记里,反复重申的告诫,告诫那些想要南下南洋开辟种植园的人,一定要清楚当地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态。

    这也是为何吕宋、旧港、金池总督府,需要大量的地痞流氓的缘故,因为这些人很坏,没有任何的道德负担,充当打手,最好不过了。

    “陛下,其实臣以为,泰西也好,南洋也罢,他们这种血裔认同,也是有可取之处的。”林辅成提出了一条建议,当他知道黄公子是皇帝陛下后,就开始变得谨言慎行。

    自己的话,要对大明整体有利,而不是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向陛下本人分享陛下的桃色八卦这种事,他再也不会做了。

    上一次林辅成去绥远,把草原上皇帝和三娘子有些绯闻的事儿,分享给了陛下本人,得亏是陛下仁善,否则他现在已经开始蒙学了。

    “哦?这种血裔认同,居然还有可取之处?”朱翊钧好奇的说道:“详细说说。”

    林辅成郑重的说道:“陛下,移民不会忠诚,没有任何筛选的移民,只会带来灾难。”

    “臣在南洋,就听说了,一些士大夫在鼓噪一种风力舆论,大明缺人,为何不诉诸于海外呢?准许倭人、倭女、夷人、红毛番、黑番,进入大明,共沐圣恩?”

    “这看起来是自由派的主张,但陛下是知道臣的,臣向来主张有限自由论。”

    林辅成作为自由派的魁首,在皇帝面前明确表达了对这种风力的完全反对,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的完全反对。

    林辅成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理由,宽松的移民政策、通过出生地简化获得身份的流程、只要来就认可的宽松身份政策,只会给大明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对于这种呼声,主要是因为经济的需求,但是林辅成以种植园经济为例,告诉陛下,既不会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对经济有任何的帮助。

    林辅成十分肯定的说道:“在经济上,是完全的负担。”

    “臣在南洋观察了很久,那些怀揣着救赎,踏上前往彼岸道路的人,在抵达南洋后,就会愤怒于自己的诉求无法得到满足,居然还要繁忙的劳作才能填饱肚子?”

    “他们满身的怨气,根本不想做工,最后沦为盗寇的可能性很大。”

    好吃懒做,想要通过长途迁徙就可以不劳而获的人大有人在,即便是在大明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到了南洋,觉得种不如抢,以偷窃、劫掠为生,最终死在了总督府的牙兵手中。

    林辅成紧接给陛下算了一笔账,吕宋总督府在政策没有调整前,选择怀柔,付出了极大的治安成本,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云泥之别。

    “朕听明白了,除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好吃懒做、想要不劳而获之外,朝廷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开支,来减少他们惹是生非,无论这个成本是什么,但从经济账上看,是完全的弊大于利。”朱翊钧听来听去,明白了林辅成的意思。

    即便是以经济上的诉求去判断,无差别引进夷人,也是赔钱的买卖。

    林辅成继续说道:“其实广西的甘蔗种植,也是一个例子,安南人做了雁行人,广西地面,严禁安南人偷偷留在大明,需要砍甘蔗就让他们进来,不需要的时候,就让他们离去。”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但凡是少一个,都要连坐整队。”

    “之所以形成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规矩,是长久以来反复实践得到的结论。”

    朱翊钧点头说道:“血裔认同是大明人这个集体的基础。”

    “陛下圣明。”林辅成就是这个意思,血脉上的一致,才是同为大明人的根基。

    他补充道:“比如黎牙实、伽利略这种长期居住在大明,对国朝有巨大贡献者,也可以特许以大明人身份对待。”

    “这里面要有个硬性的时间规定,比如最少要在大明呆十五年以上。”

    并不是把门关死,自古以来,任用‘鞑官’的现象就从没断过,比如汉武帝时候的托孤大臣金日磾,就是匈奴人。

    经过长期观察,确实对大明真心认可,而且像伽利略到大明先行了两年医,帮助惠民药局防治天花为大明做出贡献的人,是可以成为大明人的。

    “有理。”朱翊钧认可了林辅成的说法。

    大明正处于从国别历史转入世界历史的进程之中,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移民这个问题,是大明必须面对的。

    答案也是非常明显的,拒绝大规模移民,条件极为严格的同时,打击非法移民。

    林辅成为大明皇帝分享了两件八卦,让朱翊钧叹为观止。

    第一件小事,是在吕宋总督府。

    一个红毛番,用力的将一个夷人踹倒在地上,这名夷人是一名老人,而后,这个红毛番用力的对着老人的脑袋踹了十几脚,将老人踹死在了地上,但周围的夷人没有一个敢上去阻拦。

    因为吕宋以前是西属总督府,是殖民地,当地的夷人根本不敢升起任何对抗的心思,还是吕宋总督府出面,将这个红毛番抓捕归案,并且处死。

    林辅成亲自问过好多夷人对这件事的看法,他们认为是殖民者之间的战斗,和他们无关。

    林辅成不解,受害人明明是夷人,为何夷人如此的冷漠,居然把大明实现公正,认为是一种殖民者的战争。

    林辅成得到了很多的回答,但最终林辅成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说人是一种动物,可以被驯化的动物。

    第二件小事,是在椰海城,一个倭奴,当街将一名夷人杀死,当街行凶的原因,仅仅是倭奴‘讨钱’没有被满足,而夷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脖子上被扎了三刀。

    街上的夷人没有一个人出面阻拦,这还是在椰海城。

    总督府怎么可能坐视不管?案件调查清楚后,让张元勋哭笑不得,这个倭奴,居然曾是自家种植园的奴仆,因为好吃懒做,被赶出了种植园,正是这一层已经失去的身份,让夷人不敢反抗。

    张元勋将这名倭奴公开斩首,但夷人依旧不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