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过考核,去嵩阳(求月票)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57章 过考核,去嵩阳(求月票) (第1/3页)

    高加林找来一个盒子,把《三体》厚厚一摞书稿塞进去,就此扔到书架的最上层。这本书还是等到九十年代科幻文学复兴后再说吧。

    科幻文学的复兴,离不开《科幻世界》这本全国最有名的科幻刊物。《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前身是《奇谈》和《科学文艺》,80年代最困难的时候,曾经只有4个编辑苦撑着。

    1990年,时任总编辑的杨潇申请举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在冲破了国内的舆论阻力后,这个瘦瘦的女人坐了7天7夜的火车,从华夏赶赴荷兰,最终在海牙年会上击败波兰,获得1991年年会的举办权。从此,世界才知道,华夏“居然”还有一本科幻杂志。

    1991年,《科幻世界》杂志社代表华夏科幻业界成功主办的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被WSF评为“WSF成立以来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会”,也在国内引起广泛叫好,终于重塑了科幻文学的新形象。

    所以说,直到1991年,华夏的科幻文学才真正迎来了复兴。高加林也打算把《三体》这部小说放到那时候再拿出来刊登。

    高加林的失落心情和举动自然瞒不过身边人刘巧珍。她感到相当惊讶,因为高加林在文学创作上一向顺风顺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把辛辛苦苦写完的书稿束之高阁。

    刘巧珍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关切地问道:“加林哥,怎么啦?这本书你费了这么大力气写完的,怎么要封存起来?”

    高加林叹了口气,没有瞒着妻子,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她。

    “啊?”科幻小说不受待见这件事,让刘巧珍这样的局外人很难理解。在她看来,小说只要好看就行,怎么还按题材分三六九等呢?

    高加林见妻子为自己担心,反而释然一笑:“算了,现在大环境就是这样,谁也没办法。不过俗话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枯木逢春春又发,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这本书先放一放,等科幻文学得到公正的评价后,一样能拿出来与读者见面。”

    刘巧珍见高加林如此豁达,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这件事始终在她心里搁着,甚至在姚老师面前都不免流露出来。

    “巧珍,怎么啦?今天怎么兴致不高?”姚老师关切地问。

    刘巧珍于是把这件事说给姚老师听,诉苦道:“我就想不明白,这么好的小说怎么就因为题材不受待见呢?”

    姚老师听完,倒是来了兴趣:“是吗?巧珍,书在哪里,能不能让我看看?”

    刘巧珍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行!我下次给您拿过来。”

    于是,下一次授课时,刘巧珍提前来到高加林的书房,从书架最深处拿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