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狂猎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狂猎 (第2/3页)

了,因为塞王自己往应天走过去了。之后自然也没人提塞王的事,毕竟可以做塞王的人已经被做成焖炉烤鸭了,这就只剩下勋戚能撑一撑。到最后勋戚也被一窝端——

    那问题就来了,皇帝得以作为虚静治天下的裁决者,是因为皇帝始终可以在文官的事务中置身事外。但如果皇帝和文官对立,那么谁能够无条件地站在皇帝一边呢?过去有塞王,有勋戚。现在塞王和勋戚都没了,也就只剩下太监、锦衣卫,和其他特务机构了。

    当连太监都被清算了之后.

    那之后的之后,就只能靠【永庆中兴】了——小时候的朱先烯也曾经问过:为什么要说中兴呢?是前面不好吗?是从哪里“兴”出来的呢?小冰期又是什么啊?

    他当时并未得到回答。他只知道,中兴之后虽然塞王没回来,但是勋戚回来了。现在四方都有强大的藩镇驻守,而且这些藩镇全都设在别人的国土上。这姑且,也算是对【太祖高皇帝的方案】进行了妥当的执行。

    而是商洛,是打算把夜勤局也打造成一个藩。

    这个藩要发挥篱笆的作用,篱笆就应当把外头乱七八糟的东西和篱笆里头需要保护的东西互相隔离开来。至于篱笆本身会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损失,这完全不重要。

    藩镇即是藩篱,藩篱是易耗品。唐朝总体的对外真正胜率并不是高得很突出,但只要战争是在别人的领土上用别人的资源来打,那不管怎么打都不亏。因为藩镇就是帝国的保险杠,保险杠该烂的时候不烂,那烂的就得是车主的钱包了。

    不过朝廷对夜勤局的待遇,和大明藩镇还是不一样的——大明的藩镇,其实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诸侯国,而且是强国。不但统管辖区内的民政,连军务也是一把抓。而夜勤局更接近传统意义上藩镇,也就是一支军队,而不是一个行政级别。

    而作为一个藩镇,夜勤局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解决朝廷的问题,为朝廷分担一部分的负担。这本身就是藩镇应该有的作用——也只有当他们确实能够帮朝廷分担一部分任务的时候,他们也才确实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他们应当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朝廷不会像罗马人一样经常征召他们去做别的事情,不会给他们添麻烦。

    同样,朝廷也不会给他们罗马人一样的晋升机会,他们就只是待在原地不要乱动就好——这就是大明与罗马不一样的地方了。罗马总是折腾蛮夷的前提,是他们真的会接纳蛮夷进入罗马军队。而大明不怎么喜欢折腾蛮夷,这前提就是蛮夷几乎不可能在军队中真正获得实权职位,最多得到一个羁縻的头衔,但也仍旧只是管理自己的旧部而已。

    “我个人倒不是对蛮夷有什么意见啊。”商洛喝了口茶,“我只是觉得,蛮夷也有蛮夷自己的国家,把好蛮夷留在他们自己的家乡,才是真正的仁善。”

    陆槐阳站在旁边,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这话一点没错,我们一直来就是这么办的。我们不歧视蛮夷,我们只是当蛮夷不存在,而且不想看到蛮夷而已。”

    大明能够接受的互动,是与朝贡国之间的互动。这种时候,朝贡国并不被当作蛮夷看待,而是一种可以被教化的对象。朝贡国在很多时候,是支撑场面的必要之物,他们会在朝贡时得到应得的对待——但朝贡国是否要扩大到蛮夷那里,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朝贡国归朝贡国,蛮夷归蛮夷。是否要开放二者之间的转化渠道,其实取决于天子本人的兴趣。

    朱先烯显然是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的,他所有的外务都缺乏兴趣,所以才把这些都委派给了商洛——对这些日耳曼人的处置,基本都是商洛的意思。而商洛,非常尊重他们。毕竟商洛确实是把他们当人看待,也觉得他们的土地需要得到妥当的处置才行。这就有了夜勤局的存在。

    “不过我倒是有个问题。”商洛向陆槐阳问道,“促成蛮夷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有定例吗?毕竟,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