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联盟内生问题

    第八百二十六章,联盟内生问题 (第2/3页)

件。

    某某学院,对某个星球忽然有几个特招名额了,说是为了扶持星球人才发展;

    也不是全星球的人都能享受,而是特指出生在某些地方的,原因是该地方的人曾经做出过什么贡献;

    男女再规定一下;年龄再卡死在多少岁到多少岁之间;在入学之前有过什么特别的经历再卡一道;身上必须具备某种‘特长’,再卡一道……

    然后,这特招名额虽然公正公开的挂出来,但是不主动宣传,外界还真挺难在一大堆文件之中,找出来这条可能报考的时间窗口就几天的特招来。

    这宇宙虽大,但只要条件卡得合适,总能卡到想要的那个人身上的。

    类似的盘外招,那就不太行了。

    联盟高层已经三令五申,要求严肃对待类似的事情。搞类似的操作的话,不仅人要退回去,对于串通搞这一套的负责人,更是要进行处理。

    想让后代方便的入学/进入某个职位是吧?把你先撸下来!

    类似这样的手段,还仅仅只是小范围影响,是为了个别人的利益开的小门。不公平当然是肯定的,但真要说有多恶劣,其实也不一定。

    至少没有搞大范围的垄断来得糟糕。

    这件事情在孟河星域发生过一次。

    作为孟河星域的首府,同时也是教育中心的孟阳星上,他们搞了一套操作:政府下的财政部-联盟税务署,在孟阳星上的多个顶尖学府的税务管理专业,进行了专项招聘。他们计划,未来70%的税务署事务官,要从这些顶尖学府的税务管理专业进行招聘。

    到这一步,还算是合理。虽然工作安排限制了学校,但没有单独限制,而是一整批按照联盟教育部给的顶尖学府的名单来的,限制对口专业,问题也不大。

    但骚操作是,后续孟阳星的那些个顶尖学府,步调统一的大幅度限制了学员名额,并提升了税务管理专业的报考要求,其中尤为严重的一条,是需要在学习期间,有相关的财务税务工作的实习经历。而‘实习经历’这种事情,由于不是直接跟职级挂钩,是各机构、单位,可以自由调控招募的,不占联盟财政。

    当年有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某些时候,某些单位临时出现大量的人手需要,但由于这个缺口预计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招募大量的正式工会导致人手未来会溢出,所以搞出来的临时政策。

    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就玩出效果来了:缩紧的学府名额配合上对口单位在设置岗位时只招聘这些名额内的学生,导致了能上这几个学府的这个专业,就保证了未来铁定进孟河星域的税务署。

    而要上这顶尖学府的税务专业,就得在税务下属的工作中有过实习经历。

    而只要卡住实习经历的发放名额,那么少量的招生对口上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拿到实习经历,这就形成了闭环了。

    出身普通的人,怎么可能搞得到这种实习经历?那就进不了那些顶尖学府的税务专业,在定向设置岗位的时候,就更不可能进入到税务署工作了,只能去挤那剩下的30%的概率。

    而某些有背景的人,则以‘无薪酬奉献’的名义,来获取实习经历。

    什么?平民子弟也想去奉献?他也配?!

    这甚至形成了顶尖学府的税务管理专业,报考的成绩要求比同学府的其他专业低一大截,而且好就业,进的还是星域政府的直属部门,但楞就是报考人数很稀少的情况。

    说白了,这就是孟阳上的某些掌权者,串通一气,从制度上,为自己的后代,谋取利益,定向培养某一个人群,作为税务署的接班人。乃至于他们还可以拿这些珍贵的资源,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

    税务署的官僚们,用这一套玩意儿把自己的子侄、亲朋弄进去有点太难看了,但大可以跟别的部门单位进行交换,你把我的人往上提拔提拔,我就给你娃一个实习经历证明,保证后面肯定能进税务署工作。

    被一批人,这样搞了两三年……

    顾航得知后,暴怒。

    这至少导致了两个问题:税务部的工作,受到了影响,未来可以预见的人才质量下降,当然会对工作效率是负面的。

    除此之外,更为恶劣的是,这会堵塞联盟内部的阶层流动通道。

    税务署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