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属于我们自己的《天气预报》来了

    第九十六章 属于我们自己的《天气预报》来了 (第2/3页)

光看向电视屏幕。

    虽然一个字也没听懂,但看着上面那些形象的图标,也大概能猜出一二了。

    周也明估摸着说道:“这是个在说天气的节目?”

    古铮铮点点头:“应该差不多。”

    “这节目叫天气预报,”江山的翻译工作一丝不苟:“把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汇总在一块播放。”

    几分钟的功夫,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播放完毕了。

    小酒馆又重新恢复了喧闹。

    但,仅仅几分钟的全员静音,已经在告诉两位台长,《天气预报》的节目有多受欢迎。

    江山记得,上一世发现这节目的,是抵达曰本参观访问的中-央气象台台长。

    当时,他同样也是在一家小酒馆里被顾客们的统一反应震惊住了。

    回国后就立刻在气象台里,着手创办这个节目,但过程中运到了重重困难。

    之后直到1980年,《天气预报》的节目才得与全国观众正式见面。

    “这节目好像很受观众喜欢,”古铮铮又看上天气预报了:“做起来难吗?”

    他居然问上了外行,外行江山仔细想了想:“这节目应该和气象台联手。”

    “广播里也有天气预报,”周也明也开始分析上了:“等我们台提前得到通知后,就在对应的城市地图贴上预报的天气图标。”

    “可行性很高啊,”古铮铮连连点头:“既然他们能做这节目,那我们也一定行。”

    “没错,”周也明已经做好决定了:“回去后,我就联系气象台。”

    古铮铮笑了:“好在浦江的气象台才是最……”

    他看了一眼周也明,及时收住了话茬。

    周也明可不傻:“笑吧笑吧,你知不知道浦江气象台,最先进的一套侦测系统已经送到燕京了。”

    古铮铮张了张嘴,决定先吃面为上策,一场天气预报节目的较量已经悄悄播了种。

    而江山此刻惦记的却是:“与天气预报相比,我还是喜欢曰本的动画片。”

    这一会,打定了主意后的周也明也开始吃面了,一听见江山说这话,立刻挥挥筷子说道:

    “小江,明天广告节的事忙完后,伱陪我去一个地方。”

    江山看了看古铮铮,古铮铮头也不抬的说道:“去吧,我也一块去。”

    江山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多问什么。

    估计没错的话,燕京电视台的周也明,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铁臂阿童木》。

    改开前后,每一家电视台的经费都很紧张。

    就连看似肥美的译制片厂,也只能引进一些2至3万美元一部的进口电影。

    这样廉价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把引进范围控制在了冷门或上映已久的影片之内。

    比如,国内正在热映的《摩登时代》。

    这已经是国内引进的第7部卓别林主演的电影了。

    这位被米国驱逐出境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却得到了国内领导人的会见。

    对于《摩登时代》这样性价比一极棒的影视作品,无疑成了文化部眼中的香馍馍。

    而这一会,经费紧张的泱视和浦江电视台一样,想要引进一部叫好又叫坐的电视剧,只能另辟蹊径了。

    此行,古铮铮必须从旁学习经验。

    如果能够成功,他也将着手开展属于浦江电视台的引进计划。

    第二日,虽然大家都没睡几个小时,但这一会全都精神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