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保密局的枪声》

    第一百二十五章 《保密局的枪声》 (第3/3页)

“全是宝定的代代红胶卷。”

    江山顺着话题问道:“你们就答应了?”

    “怎么可能,”常导赶紧摆手:“那种胶卷拍出来的颗粒粗到可以连成片,我宁愿选进口的黑白胶卷……”

    虽然这一会,影片制作已接近尾声,常导这次来燕京,就是在等待最后的审批。

    但之前的种种艰辛,仍历历在目。

    常导继续说道:“当时拍《保密局的枪声》时,厂里正在忙一部重头戏,对我们这个拍摄组是不闻不问,影片刚开始就不顺利,都快开机了女主角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之后,常导在去上影厂办事的时候,偶然的一瞥,顿时惊鸿。

    但,再赶出去时,惊鸿已经不见踪影。

    “我和常导赶紧请上影厂帮忙找,”高工接着道:“结果把上影厂的女演员全找了个遍,也没见着常导想找的人。”

    余思归估摸着:“难到常导演当时看见的不是上影厂的人?”

    “的确是上影厂的演员,”常导自己说道:“但她因为不会演戏,被调到上影服装厂当工人去了。”

    “啊!”

    “她叫向梅,”常导坚持要用她:“费了不少功夫,才将她以演员的身份借调到我们剧组。”

    之后,向梅因为《保密局的枪声》名声大作,再回上影时被直接任命为话剧团的团长。

    在当年创下了六亿的观影人次,近两亿票房,之后只有《少林寺》可以媲美的《保密局的枪声》。

    上映之前,的确是一部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影片。

    1979年是建国第三十周年的好日子。

    各大电影厂都把精力放在了国庆献礼片上。

    当时,长影的献礼片是一部大制作《蝶恋花》。

    厂里把数量有限的进口彩色胶卷,全给了《蝶恋花》。

    于是,《保密局的枪声》主创们,只能倒退性的选择黑白胶卷。

    长影提出反对,常导就说自己追求的是一种解放战争的年代感。

    结果,进口的柯达,果然没有令主创们失望。

    在这部谍战影片之前,国内塑造反派角色的方式,统一以矮小猥琐的奸诈外形为主。

    人民群众只要稍稍瞥一眼,立刻就能把敌人给揪出来。

    但,常彦不准备怎么干。

    在他的设定里,地下党既能一笔好字、两口二黄,也能三步舞池、四圈麻将。

    而反派,必须内有丝绸睡衣,外有毛呢军装。

    老字号的裁缝,直接上厂里量身剪裁。

    常导细说拍片过程,江山和余思归一一仔细记录。

    “这样的影片能不好看?”江山感慨道:“常导,我敢保证您这电影只要一上映,一定能超过《追捕》。”

    “哈哈哈,”虽然听着很悦耳,但常导却不敢想:“能有追捕的十分之一,我就很开心了。”

    正说着,轰炸冬京端上了桌。

    呲啦一声,余思归笑了。

    透过丝丝余烟,江山远远看见了二位熟悉的身影。

    年轻的张铁林与方舒,满面春风的走了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