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可复制的精彩广告

    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可复制的精彩广告 (第2/3页)

》……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声哨音却是被《东方都市报》带头吹响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新音乐出现的反应,一直都是魔都支持,京都抵制。

    至于沿海城市嘛,则处在一片丽君系列磁带的疯狂带货中。

    盗版的磁带3元左右进,再被小商小贩7元左右出。

    就这翻一番的带货价,已经算是正规渠道了。

    很多没有经验的同志,为一盒磁带掏个十几二十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后来,中间商开始学会翻录了,那价格高高低低的,就什么样的都能见得着了。

    “其实我这也有两篇有关靡靡之音的文章,”江山顺着话题说道:“一篇是李谷壹的,另一篇是朱逢博的。”

    “她们自己写得?”古铮铮赶紧问道。

    “对,”江山点点头:“在把稿子交给我之前,她俩已经被很多家报社拒过稿了。”

    “那……你们报会刊登吗?”

    “肯定会呀,”在江山的计划里,明天就会让它们见报:“不然我也不会接下来了。”

    “还是你胆儿肥啊!”胡啸感慨的摇了摇头。

    “我倒觉的问题不大,毕竟《文汇报》也是站你们这边的,”古铮铮觉得这是好事:

    “如果顺利的话,这几件事对朱逢博的磁带倒是个正面的宣传了。”

    江山点头笑了笑,没在表示什么。

    但看那二位的表情,还是在为那批磁带操心。

    但,江山觉得他俩还是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这可是内地市场生产的第一盒立体声磁带。

    如今的音像市场,除了唱片,还找不着任何一家售卖正版磁带的商家。

    可录音机的拥有量,却已经悄悄升起来了。

    关于处女地带的首发有多香,江山早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咚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办公室里的各种思绪。

    很快,给《潜伏》送音乐的何占豪,笑眯眯的走了进来。

    经过一番热情的感谢后,胡啸办公室里的录音机中,传出了一曲铿锵有力的歌声: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心中覆盖悲伤……】

    此时此刻的江山同志,越听越激动。

    一曲结束后,赶紧将何占豪的手紧紧握住。

    “太感谢您了何老师,”来的越久,越符合时代要求:

    “当我听见自己写的歌词,被歌手唱出来的时候,您知道我的心里有多激动吗?”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在得知眼前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是《深海》的词作者时,何占豪特认真的打量了几眼江山: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当听见自己创作的协奏曲被同学们集体演奏出来的时候,我也激动了好几晚没睡着呢。”

    江山跟着也感慨了起来:“您那首《梁祝协奏曲》是真的好听啊!”

    “我也爱听那首曲子,”接着,古铮铮问出了江山同志想问的话:“你当时是怎么想起来改编《梁祝》的。”

    “这事其实已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了,”何占豪笑道:

    “58年的时候,我还是一位浦江音乐学院的学生,当时学校鼓励我们带着乐器走出校园,演奏给工农兄弟们听。”

    于是,音乐学院的一帮学生,背着小提琴、萨克斯风……就走出了校园。

    可,当他们为工农老大哥们演奏完毕后,却没有听见预想中的掌声。

    原来乡间地头的农民兄弟们,根本就听不懂什么莫扎特和贝多芬。

    何占豪好奇的问他们究竟想听什么样的音乐,得到的回答却是越剧和沪剧之类的戏剧曲目。

    相比其他同学眼中的漠视,小提琴手何占豪却真把工农老大哥当兄弟处了。

    之后,在同学陈钢的帮助下,著名的《梁祝协奏曲》就这样诞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