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一见镜头便入境的广告

    第三百六十章一见镜头便入境的广告 (第3/3页)

 “他们三更半夜的来找我,我只能三更半夜的派车把没有房间的外宾送到天-津。

    等天-津也住满了,我就半夜三更的去找承志同志。

    让他帮忙调架飞机,把外宾送去西-安或者南-京。

    等燕京什么时候有空房了,再把他们接回来。”

    “他们能愿意?”江山还是头一回听说这种玄妙的旅游方式。

    “不愿意也不行啊,”卢局:“好在这两个地方,外宾们还是愿意去的。

    不过要是依我的意思,就把他们直接拉去敦煌了。

    和燕京、广-东一年20多万人次的外宾数目相比。

    敦煌莫高窟去年全年的外宾接待人数才460。

    而这几百人里,还一多半都是日-本人。”

    “我想起了,”江山的声忽得一扬:

    “日-本有家电视台,从前年开始就在拍摄丝绸之路的系列风光片,莫高窟是他们拍摄的头一站。”

    “你也知道这事?”卢局还挺意外的:“根据我们的分析,日-本游客比例的占多应该就和这部风光片有关。”

    目前,还只是在日-本境内刊登了中日合拍《丝绸之路》的新闻。

    等纪录片正式播出后,来得就不止是几百号日-本游客了。

    江山明白了:“所以,您就想到了在广告中增加国内景点的镜头?”

    “可惜啊,想法是挺好的,”卢局:“就是实现不了。”

    当北海公园举办大型灯会的消息,送进旅游局后。

    详细询问一番的卢局,很快便有了这一想法。

    随后,当广告筹备组即将进入仿膳饭庄调研的消息传来后。

    同为仿膳饭庄管理单位之一的旅游局,立刻派人前往将负责人江山给请了回来。

    “其实……”江山再次迅速思考:“这事其实也能办。”

    “此话怎讲。”依着车门、翘着腿的卢局,瞧着就比寻常的领导洒脱。

    “我可以在其中一部广告里安排几个转场。”

    “你一共要拍几部广告?我想要得是走出国门的那一部。”

    “一部广告,”江山细说:“分上下两集,其中会出现长城的那一集,可以加几组外景镜头。”

    “原来如此。”

    “但因为广告的时长短,”江山道:

    “我们就必须挑选最具吸引力的角度去拍摄景点,力求让观众们一见镜头便提包入境。”

    “嗯?哈哈哈!”

    车里的两位领导都笑了起来。

    卢局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哪有这样的镜头哦。”

    “当然有,”江山举例:

    “比如,如果我们从空中俯视拍摄莫高窟的镜头、空中航拍乐山大佛的镜头……

    依照您想要推荐的城市,选取不同的入镜角度。

    当然,这需要直升飞机的配合。”

    卢局稍稍试想了一下江山所说的拍摄角度:

    “可以,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试试。

    如果一架飞机就能拍摄出一组让外宾……”

    江山:“一见就提包赶来。”

    卢局:“如果真能拍出这样的效果,调几架飞机又算什么。

    知道吗小同志,咱们国家目前为了赚取外汇,十多个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在各地建饭店、建餐厅。

    可惜启动资金实在太大,就咱们眼前这座酒店,还是依靠外商的力量才得以启动的!”

    说完,车里的三位一块看向了车窗外的一片空地。

    在两位旅游局领导的眼中,真恨不得眼前的酒店一夜就拔地而起。

    隔天便开门营业。

    江山隔着工地看了眼远处的国务苑家属区。

    在他的印象中,这座建国饭店可没有想象中建得那么顺利。

    光新闻,就上了不止一次。

    “其实,”他这会缓缓说道:“想要赚取外宾的外汇,也不一定非得大兴土木。”

    卢局长、侯主任一块默默听着、不当回事。

    “有些方法用不了一个月,就可以开始入账了,”毫不在意的江山,早已经见惯不怪:

    “而且,这些快速奏效的创收方式,不仅是在燕京,在其它旅游城市也能迅速发展起来。”

    卢局长的表情犹豫了一下:“小同志,你没在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江山:“对组织我从来都是实事求是,更何况……”

    卢局:“更何况什么?”

    江山:“更何况,这个方法早已在国外成功实现了。”

    “哦?”

    听到这,卢局和侯主任相互看了一眼:

    “来来来,你倒是来跟我们说说,那个既不用大兴土木、又能快速见效的创收方式究竟是什么?”

    “这个嘛,”江山的胆儿,明显肥了:“你容我先回去做些准备,明天再来向您汇报成吗?”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大领导办事还会在乎这一天半天:“那咱们明天就颐和园的听鹂馆见!”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