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与大选捆绑的自行车广告

    第三百八十六章 与大选捆绑的自行车广告 (第2/3页)

丝福坐上总统的位置后,当即就启动了《排华法案》的取消日程。”

    “这怎么听起来像是一种交易呀,”王扶林:“难道是他们事先说好的?”

    江山肯定道:“可不就是一种交易嘛。”

    “那这位罗总统的胆儿,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他那都不算是胆大的,”江山:“还有比他更离谱的。”

    王扶林:“谁?”

    “尼克松呗,”江山:“说起来帮他登上宝座的一个关键人物,还是咱们国家的一位妇女同志呢。”

    “谁?”

    这下不光是王扶林,连黄永钰和王世襄都开始好奇了:“咱们国家哪个妇女有这本事?”

    居然能把手伸到米国?

    “都听说过陈纳德吧?”江山瞧着大家。

    黄永钰:“谁还不知道他呀。”

    王世襄:“飞虎队呗!”

    “说起来这一位虽然在当年组建了飞虎队,”王扶林道:“但咱们国家对他的评价可是没一句好话。”

    在王扶林这代人的眼里,陈纳德的政治面貌就没见好过。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一部40多页的连环画《飞贼陈纳德》跟着就面市了。

    到了第二年,上影又拍了一部《飞贼陈纳德》的电影。

    直到1979年的新版《辞海》上市时,还可以在上面清楚的看见这样一段对他的描述:

    走私贩毒、猎取暴利,侦察轰炸解放区……

    不过江山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陈纳德的形象将在明年得到重新评估。

    “陈纳德当年干了两件特牛逼的事,”江山继续道:“一个是牵头组建了飞虎队,另一个就是娶了一位中国媳妇。”

    同样也娶了中国媳妇的几位,一块默默的看着江山。

    “老陈娶的这位中国妇女,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江山:

    “尽管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但她之后在米国混的却一点都不输老陈。”

    “你说的这位是不是叫陈香梅?”黄永钰多少也听过一些她的故事:“她不是老蒋家的座上宾嘛?”

    “对对,”江山点头:“就是她……”

    作为第一位走进白宫的华人,陈香梅的每一步都踏得十分精准。

    1968年,陷入越战泥潭的米国,几乎天天都在进行反战游行。

    这还了得,眼见自己国家上班的上学的,都没心思干了。

    想干总统的那几位,立刻就意识到了一个绝杀招式:停战必须由自己来完成!

    为了不让寻求连任的约翰逊取得“越战和平谈判”的成功。

    候选人尼可松,委派刚加入竞选团队的陈香梅为特使。

    捎话给南越驻华盛顿使馆:只要他们抵制和平会谈,就能得到尼可松在日后的支持。

    结果陈香梅不辱使命,真的把大使给说服了。

    “就这样,尼可松成功赢得了大选,”江山八婆道:“直到多年后他卸任总统时,这事才爆了出来。”

    “为了能竞选成功,”王世襄大声道:“就让两国人民接着打?”

    “可不,”江山:“一个是美方的领导,另一个是越方的大使,人家都点头了,作为中间人的陈香梅还在乎什么。”

    在米国的历史学家看来,如果不是尼可松和陈香梅,越战可能在1968年就已经结束了。

    结果在他俩的努力下,战事不但拖到了1975年,还白白搭上了两万米国、数百万越南的人命。

    “那陈香梅在帮了忙后,”

    依照司徒美堂推翻《排华法案》的目的,黄永钰很想知道:“尼可松给她什么好处?”

    “把共和党的财务交给她管了。”

    “乖乖,难怪她会这么拼。”

    “就这,在尼可松下台后,”江山:“陈香梅面对采访时,还是抱怨对方没有在事后兑现当初的承诺。”

    “这职位还嫌不够,”黄永钰:“她还想上天不成?”

    “您别说她还真有这本事,”江山指着电视中的里根照片,道:“现如今,陈香梅又加入这位同志的竞选团队了。”

    王世襄:“又来?”

    黄永钰:“她是准备把这条路走到底了!”

    “照你们看,”

    这个时候,黄华看着电视机笑道:“他们两个当中谁能获胜?”

    对于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大选跟踪报导,屋里的几位都已经瞧得见怪不怪了。

    张路:“卡特。”

    王扶林也:“卡特。”

    对于当今的人民来说,卡特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王世襄:“我也选卡特。”

    “说得好像你能去投票一样,”

    持不同意见的黄永钰,则认为:“照我看里根的可能性应该大点。”

    “为什么?”江山特好奇的转过了头:“为什么他的可能性大?”

    “就你刚刚说的那娘们,”黄永钰一针见血道:“一听就是个厉害的,她在下注前能不打听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