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广告创作遇上了辛得勒名单

    第三百九十五章 广告创作遇上了辛得勒名单 (第3/3页)

少?五万?”

    英若诚补充:“美元!”

    “这都是公款,”

    江山可不敢因此埋一个定时炸弹:“回去后是要上交组织的,咱们顶多也就拿个奖金。”

    说实在的,回去后江山都不知道该交给哪个组织。

    在他看来,这主意还是由旅游局的卢旭章来拿最好。

    “那也很了不起了,”曹禺真心觉得:“如今国家多缺外汇呀,我们这一趟要不是有海外华侨赞助,根本都成不了行。”

    “确实是厉害,”英若诚:“没想到做广告也这么赚钱,我怎么瞧着比咱们排练话剧还要有意义。”

    “这俩本就不是一个阵营的,”王扶林:“再说,你得设计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才能拿到这份钱。不然,都白瞎。”

    直到这时,黄永钰才想起来打听:“对了小江,你说的这个欧莱雅,究竟是个什么?”

    这时,余思归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只口红和一只粉盒:“我现在用的化妆品,就是欧莱雅旗下的一个品牌:兰蔻。”

    几个大男人,轮着打量起了余思归的化妆品。

    “就是说,咱们接下来就要为这些小东西的做广告。”

    “欧莱雅旗下的美妆品牌很多,”

    江山还真不清楚并购大户的具体日历:“但我们只需要为欧莱雅的主营产品染发剂打广告。”

    “染发剂?染头发的?”

    “染发剂一向是欧莱雅的拳头产品,”江山道:

    “和奥美广告公司一样,诞生于法国的欧莱雅,也是个发展迅猛的企业。

    不过,在一件事发生之前,法国却根本不愿承认欧莱雅是本地产品,直到一次质疑事件发生后。”

    王扶林笑了:“又是质疑。”

    “可不,”江山也笑了:“不过这个误会却差点要了欧莱雅的命……”

    二次大战后,法-国的相关组织一度认为,欧莱雅之所以能在战争期间不亏反赚。

    完全是因为欧莱雅的创始人欧仁,在战争期间向德军出售了军用油漆等紧俏物资。

    于是,全法-国都开始对欧莱雅进行抵制。

    结果,随着案件调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反转证据浮出了水面。

    先是经一份法军相关档案记载,在1940年到1941年之间。

    欧莱雅的两位合伙人利用几份偷来的通行证,建起了一条法-国士兵的逃亡通道。

    后来由于这条通道的名气实在太大,被闻讯赶来的盖世太保直接给端了。

    之后,又有越来越多的法国人站了出来。

    证明在战争期间,欧仁和其夫人将他们和许多犹太人藏进了自己的别墅,并帮助他们逃往了瑞士。

    就在政府官员对这些证据和证人,表示惊讶的时候,最轰动的一份证明出现了。

    “在这份1946年法-国总工会与教会劳工代表,联合签字作证的资料中,”江山继续:

    “欧莱雅的创始人欧仁,曾多次与德国官员谈判甚至暗中收买。

    其目的,只为了交换更多被强制征用的法国劳工。”

    这一会的曹禺,只感觉自己在听一个传奇故事:“这是真的?那这人简直就是个名族英雄呀。”

    “您以为这就完了,”江山笑道:

    “在得知了欧莱雅的处境后,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最关键的一位,便是法-国一个小有名气的游击队长。

    根据他的描述,欧仁早在1941年就与抵抗组织有来往。

    靠着他提供的50万法郎的经费支持,有大约200多名集中营的犯人被解救出去。

    之后更有数以万计的武器弹药,被运往了抵抗军的营地。

    甚至连欧仁本人都在游击队扛过一段时间的枪。”

    “我的老天,”张路服了:“算下了,这什么欧莱雅的创始人,足足救了几百条的人命呀!”

    “看来不仅是咱们国家,”王扶林感慨道:“其它名族也有不少捐款捐物的爱国企业家。”

    “这么说,”黄永钰:“咱们接下来就是要为这样一家企业设计广告?”

    “听着还不错吧,”王世襄笑了:“看来资本家里也大有义士呀!”

    “听着是不错,”黄永钰点点头:“像这样的资本家,咱们拉一把倒还成。”

    “瞧您这话说的,”江山笑了:“好像欧莱雅等着咱们去扶持一样?”

    黄永钰认为:“帮它设计一条优秀的广告,不就是在扶持它嘛。”

    “小江,你先别笑,”王世襄看着江山:“我问你,这一次有把握赢吗?”

    “或者说,”黄永钰:“你这回有几分胜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