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太空舱地下城
第四百零四章 太空舱地下城 (第2/3页)
大市场。
“这么好的建议,你就没向浦江的市领导提提?”
“人家又没问我,我哪能乱给意见,”江山:“再说,也没准领导们早就有安排了。”
“照我看,”李强:“这事应该在几个旅游省市都提提。”
“等燕京的人防改造好了,再说也不迟,”
江山一向主张以图服人:“到时候请他们在实地感受一下,再做决定。”
“嘶,”年纪轻轻的做事倒还挺稳当,李强抬眼瞧着江山:
“这话我爱听,78年我们刚搞“三来一补”那会儿,一开始只有几十家港商敢试。
伱再看看现在,加在一块都快上千家了。”
1978年,改革开放刚宣布。
12位领导立马动身出访,招商的招商、摇人的摇人。
更多的,则是像外贸部的李强一样,带回了不少先进灵活的发展经验。
“三来一补”宣布的当天,就有箱包、制鞋、毛纺、纸巾、服装等29家港商加入。
拿到“顺德01号”登记证的工厂,就是之后的“真维斯”服装厂。
之后没多久,内地的第一条牛仔裤就从它那诞生了。
“不过真要搞的话,”江山想的美美的:“浦江的人防,就不必用太空舱的形式了。”
“那搞什么?”
“要依我,最好就是一片地下动画城,”江山含着一口蛋糕:
“把咱们美影厂的动画作品和人防融为一体,家具被窝也是一水的动画风格,
每隔几十米,就给来一座纪念品商店,什么餐厅、玩具、咖啡馆能上都上。
不把这帮老外结结实实的薅一遍,一个都别想踏出这大门。”
李部听愣住了。
他试想了一下满是动画的旅馆,又看了看江山那闪着绿光的双眼。
忽然,他有了个想法:
“小江,要不你干脆调到中央来得了,我这太需要你这样善于剥……善于经营的商业人才了。”
“我不行、我不行,”江山吓得差点没嚼舌头:
“我也就会画个画、排个舞什么的,真要动真格的了,准露陷。”
“瞧你吓的那样儿,”李强一眼就看穿了他:“算了,咱们还是先去看看你那些服装吧。”
“服装?”江山怔住了:“您看它们干嘛?”
“我要不亲自去看一眼,还真不敢帮你出这个头,”
李强主要是想去看一眼浦江的国营服装厂:“万一是一批不美观的服装呢?”
那就甭费那个劲了。
“您老吃好了吧?”江山:“用不用再给您买一个?”
“不用,早吃饱了。”
“那咱们这就去?”
“走!”
……
就这样,连个招呼都没说一声的李部,在江山和二位跟班的陪同下,悄悄来到了浦江服装二厂。
将车往门口一停,江山在传达室拨了个电话,便把江爸江向南给叫出来了。
十多分钟后,直到江向南领着几位走进四车间时,仍搞不清来者究竟是谁。
但他很确定,只要是跟在老三身边的老同志,就没一个是好惹的。
“早在去年开始,”江山如实汇报:
“我们公司就依照港澳流行的样式,设计了26款时装,去年完成了15款的制作量、今年又继续合作剩下的11款订单。”
在支付了第二笔货款之后,除了香江股市里的50万,江山的库存已经所剩无几了。
顺着几十台机器走了一圈后,李强走进了四车间的休息间里。
在这,江山将已经做好的服装,一件件拆包亮相。
“请首长过目。”
“在外面别叫我首长。”
“是。”
江山稍息,江向南擦汗。
看了几件衣服后,李强和身旁的同志小声交换了意见。
“款式倒是不错,既新颖又大方,”李强看着手里的衣服:“你这衣服的面料是进口的?”
“这您都看出来了,”江山惊了,他忘了人家是进出口的头把交椅了:
“的确有一些面料是进口的,主要是市面上的花色面料太少了。”
江爸在这时解释道:“当时我们跑遍了整个浦江的印染厂,最后还是在进出口纺织公司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几款相似的面料。”
“布料市场花色单一,难为你们了。”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相比浦江,沿海城市的情况要好很多,”李强道:
“自打三来一补的形势在珠海三角洲铺开后,它们那依靠港商解决了不少问题。
什么原料啊、技术啊,销售渠道什么的,根本都不用操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