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首先要攻克的出口国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四百一十章 首先要攻克的出口国 (第1/3页)

    “进来。”

    “是!

    “怎么样老李,我给你介绍的这位小同志不错吧?”

    旅游局长卢旭章,笑呵呵的领着江山走进了外贸部的办公室。

    嘴角含笑的李强没接对方的茬话,而是指着屋里的电视机道:“浦江电视台的节目,你看了没有?”

    “我最近哪有时间看电视呀,地下宾馆的事刚立项,正忙着走程序呢。”

    这是一套连接着办公室与会客厅的大通间。

    江山进门后,陪着两位领导坐在了会客厅的沙发上。

    正对着他的一面墙上,挂着几幅外贸部旗下单位,重要日程的相关照片。

    “我说的这节目,你必须得抽时间看看,”李强接着道。

    “是嘛?”卢旭章好奇的看着李强:“你到底看了个什么节目,居然还向我推荐上了。”

    默默看了对方几秒后,李强磕了磕手里的香烟:“还记得当年你我在浦江的那些日子嘛?”

    卢旭章:“一辈子都忘不了。”

    “江山的这部纪录片里,”李强看着对方:“可有你那座亚细亚大厦的不少镜头呢!”

    “江山的纪录片?”卢旭章回看江山:“小江你还会拍纪录片?”

    “您还记得《永不消逝的电波》那部电影吗,我这片子说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原型人物。”

    “噢,”李强明白了:“是李部长安排给你的任务吧?”

    “前两个月,我帮着浦江舞剧院编了一支舞蹈,说的就是地下工作者的事。

    完了李部知道后,便让我给扩大点影响……”

    抗日战争胜利后,卢旭章将“广大华行”迁回了上海。

    按照卢旭章的一贯作风,最繁华的外滩一号亚细亚大楼,便顺理成章成了广大华行的办公大楼。

    “当时我跟他说的时候,还当他只是在报纸上发表几篇文章,”李强道:

    “没想到,这小子竟给我整了一个大阵仗,什么陈强、潘红、刘小庆,连孙道临都给请来了。”

    卢旭章这边:“是嘛,那我回头可得把片子找来好好瞧瞧。”

    江山那边:“您老还知道潘红和刘小庆?”

    “开玩笑,”李强弹了弹烟灰:“我要连这两位女同志都不知道,还搞什么进出口贸易。”

    “是是是,”江山笑了:“我忘了,您二位都是与时俱进的人。”

    “少拍马屁,”

    时隔多月再见江山,卢旭章这会的心情相当的愉悦:

    “对了老李,听江山说,是伱叫他上这来报到的?”

    “嗯,我确实有事找江山,”

    李强说罢,起身向里间走去:“说起来,这件事还跟你们旅游局搭点关系呢!”

    “跟我们旅游局有关系?”卢局长笑了:“我好像猜到是什么事了。”

    等李强再次走出来后,江山的手里便多了一份文件夹。

    什么话也没问的江山,默默翻开了文件。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页一望无际的葡萄园。

    “小江,”

    李强看着正在翻看资料的江山:

    “两个多月前,老卢第一次跟我提起你时,我还真没往这块想。

    直到在浦江,听说你一手化解了凤凰永久自行车的外单危机后。

    我才决定找你来试一试。”

    江山指着图片看向李强:“您这是准备做葡萄酒的出口贸易了?”李强点了点头:“72年那会儿,尼可松访问我国时,有两件事令我们尤为在意。

    一個是他提在手里的一只神秘的黑色皮箱,另一个是他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总理对那支黑匣子很感兴趣,经过打听后才知道,它其实是一套活动卫星地面站终端,”

    卢旭章接过了话题:“小江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吧?”

    江山点了点头。

    为了这个小东西,最敬爱的伟人在1974年下达了一生中最后一条批示,11天后,他便住进了305医院。

    “那会咱们越是好奇,尼可松就越是兴奋,”李强继续道:

    “到最后一高兴,他便表示:我干脆就把这套设备留给你们吧。

    总理一听笑了笑:我看你们还是卖给我们吧。”

    江山好奇道:“他们同意了?”

    李强点点头:“最后这支黑匣子的确被咱们国家买下了,可小江你知道么,咱们国家直到现在还是没有通信卫星。”

    1972年,尼可松破冰访华!

    中方的领导人宣布赠美一只大熊猫。

    尼可松承诺回赠一对麝香牛,并且带来了一份装有20顿黄金的“阿波丸”号沉船位置坐标图。

    与此同时,还有事没事就提溜着一只黑匣子,四处显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