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首先要攻克的出口国
第四百一十章 首先要攻克的出口国 (第2/3页)
“这我可帮不了您。”江山只记得一条,1984年咱们国家的第一颗通信卫星发送成功的新闻。
“我也没指望你能帮这忙呀,”李强呵笑了一下:“再说,你就是想帮,也没人敢让你上啊。”
“放心吧小江,”卢旭章笑道:
“在尼可松走了后,总理便签发了一项研发命令。只可惜到现在,这颗通信卫星,还是未能研发成功。”
屋子里静默了几秒后。
江山开口问道:“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72年那会儿,尼可松曾在晚宴上对咱们国家的领导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中国很大,但中国没有摩登女郎,更缺少美味的葡萄酒,”
李部看着江山:“知道么小江,那一次米国访问团来咱们这,可是自带了好几箱葡萄酒。”
“于是,您就接到研发葡萄酒的命令了?”
“我当时就给中粮下了命令,无论如何也要研制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干白与干红,”
一支香烟点起后,李强缓缓呼出了一缕薄烟:
“其实早在几年前,中粮已经酿造出了一批葡萄酒,当时法国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订购了一批。
但很快他们就后悔了,坚决表示中国人根本不会酿制葡萄酒。
宁愿支付一笔违约金,也要把酒给退回来。”
“当时给我气的啊,”李强闷哼了一声:
“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中粮终于在1978年成功酿造出了,
我国第一瓶符合国际标准的干型白葡萄酒,并于去年开始批量生产……”
都知道那个年代,咱们国家的外汇一直就没有宽裕过。
为了增加外汇收入,部分领导一直都揣着“卖粮食不如酿酒卖”的打算。
1976年,《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研究》被列为了重点科研项目。
1979年,中国第一支干白——长城干白在河北怀来诞生。
到了1980年,距离燕京最近的中粮长城桑干酒庄,已经颇具规模。
三年后,中粮的这家酒庄,便将成为日后赫赫有名的中国长城葡萄酒厂。
聊到这,李强终于开始说重点了:
“自打上次遭遇退货后,我国的葡萄酒能否重返法国市场,就成了咱们外贸部的一个心结。
在我们看来,只要长城干白能征服法国,那其它国家就更没问题了。”
“您这话说的专业,”江山道:
“法国佬对葡萄酒的热爱,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且,他们那的葡萄酒也是卖的最贵的。”
李强双眼一抬:“你专门研究过?”
“原先我还真没在意过这些,”江山如实道:
“可前阵子住在纽约时,咱们团队跟曹禺先生的访问团遇上了。”
“哦?”
“曹教授和团里的一位翻译都是爱酒人士。
他们住在纽约时,虽然喝的是最廉价的苹果酒,却经常去欣赏一些昂贵的葡萄酒。
我当时听他们说了后也来了兴趣,便趁着机会了解了一些。”
“原来如此,”
李部微微点头:“那就你分析来看,咱们国家的干白,能顺利被法国市场接受吗?”
“我这点研究根本不能跟您的团队相比。”
要问自己能不能把现阶段水准的葡萄酒,热销到法国?
江山还真不敢打这个包票。
“在我看来,把水卖给法国人都比卖葡萄酒容易些,”江山道:
“关键是,咱们的干白定位是什么?您想达到的预期是多少?”
在江山笑着把话问完后,却瞧见对面二位领导略带惊讶的眼神。
“我……”江山努力回忆道:“不该问这话是吧?”
依照自己的职业习惯,江山首先得了解甲方的诉求与目的。
“嘶~”
李强好奇的看着江山:“小江,你是怎么知道我要找你卖水的?”
“我不知道呀,”
江山一脸淳朴:“不是,领导您真要我去法国卖水?”
“如果是真的呢?”
“没问题啊,”江山表示:“这可比让我去推销红酒容易多了。”
听到此话后,李强与卢旭章缓缓对视了一眼,然后:
“你就这么有把握?”
“……”
这当会,江山也缓缓瞧了眼卢局,然后看向李部问道:
“您能跟我说说,究竟想把什么水推销到法国吗?”
“不是推销到法国,而是推销到日一本,”李部指了指江山手中的资料:“其实,我这次是想请你帮我两个忙。”
“您言重了,”江山:“你是想同时实现干白与水,两项出口任务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