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共和国长子的业务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共和国长子的业务 (第3/3页)

 不同的是,拥有经商天赋、但并不喜欢做买卖的卢旭章,在新中国成立后,便把自己手里的广大华行一并交给了杨廉安。

    于是,杨廉安把手里的香江“联合行”、与广大华行一合,便合成了一家奔着世界500强就去的共和国长子——华润集团。

    对于开办银行这份买卖,组织上就一直没撒过手。

    抗日战争时期,就在延安开办过银行。

    那会儿,老百姓都管它叫窑洞银行。

    别看名字叫的不开阔,但窑洞银行可是一家发行过货币的银行。

    《亮剑》中李云龙担心当地老百姓不认的那张“边区券”,就是窑洞银行发行的货币。

    等到了1949年解放后,因为国家还没有一家外币银行。

    联合行在香江的所有贸易活动,都要依赖汇丰、渣打。

    于是,联合行的董事长杨廉安,便向组织申请开办一家海外银行。

    一方面利于吸引海外华侨的侨汇,另一方面利于海外的企业与国内的资金流通。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合行给自己换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华润”。

    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香江南洋商业银行的实际运作人,就交给了看似与华润毫无瓜葛的爱国商人庄世平。

    1949年12月14日,香江的南洋商业银行正式开业。

    打那天开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就一直飘扬在银行的大楼上空了。

    杨廉安万万也没想到,他这一托付,竟让庄世平为之献出了一生。

    钓鱼台里的一间小餐厅,隐映在园林之间。

    这一晚,为了给远道而来的庄先生接风,李部和卢旭章都来了。

    “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东京银行一步呀,”

    庄世平感觉实在是太遗憾了:“不然,我们就是第一家外资入境银行了。”

    “这早点晚点有什么关系,”

    卢旭章给老友斟了一杯酒:“你们能第一个落户深一圳,才是最重要的。”

    “这倒也是!”

    “我听说最近几年,”李部笑道:“南洋商业银行发展的很猛呀,什么新加坡、马来、日一本、印尼都开了分行了?”

    “还得继续扩充下去,与日——本的东京银行相比,我们的业务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

    庄世平和二位碰了一杯道:

    “在宣传推广方面,东京银行一直都是行业的佼佼者。”

    李部:“哦?”

    卢旭章:“是嘛?”

    “伱们要是看过他们家的那部广告,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了。”

    “什么样的广告?”李部如今对广告特感兴趣。

    “你俩都知道自动取款机吧,”庄世平笑道:

    “那部广告居然把自动取款机,变成了一个小女孩的爸爸,连我这个岁数都给瞧感动了。

    据说,东京银行就是以这部广告,打败了住友银行。”

    听到这,李部总觉的在哪里听过这部广告。

    不但要在日--本播放,还要拿去其它几个国家一块放,估计这次又得花上不少钱了。”

    “等等,”

    李部忽然一抬手:“花重金?你这重金说的是多少?”

    “东京银行的那部广告,你知道是哪家公司做的吗?”这一会,了解实情的卢旭章开口了。

    “怎么?”庄世平忽然就觉得气氛不对了:“你知道?”

    “在日--本东京,有一家名为大地的广告公司……”

    早在刚与江山接触上那会儿,江山的那点海外经历便已经被旅游局了解的一清二楚了。

    而这家公司的广告设计师,就是咱们国内最厉害的广告策划师——江山同志!”

    卢局一向喜欢往大了说。

    “我说怎么这么耳熟呢,”

    这一会,李部也悟了:“老庄,你现在听懂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