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这一幕,提前了40年
第四百四十八章 这一幕,提前了40年 (第2/3页)
“我早就说过,旁人也就算了,只要是小江的局一定要参加。”
坐在一旁的徐邦达在此刻想起了从前:“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过了。”
……
隔了许久再见面,江山这会的心情也很不错。
油门一踩,直接带着五位老同志来到了报社的招待所。
“呦,没看出来呀,”
下车后的黄永钰,抬头看着招待所的门头:“你们报社居然还有招待所。”
“瞧着不错吧?”
提着行李的江山,陪他一块抬着头:“这招待所就是专门为你们预备的。”
“专门给我们准备的?”黄永钰呵笑了一下:“谁信呀?”
“就是,”王世襄也在笑:“我们哪有那么大的面儿?”
“您不信进去打听打听,”
江山抬脚上了台阶:“早一个礼拜前,这招待所的大门还关着呢。”
“瞧着倒是蛮新的,”
启功真有点信了:“没准还真是为了我们才开的门。”
“嗯,”
朱家溍打量着崭新的门脸儿,抬脚跟了进去:“小江,我住哪一间呀?”
正仰头上看的黄永钰,一听这话赶紧也跟了进去:“小江,我要一间带阳台的……”
……
前后相隔没几天的功夫。
潘红、刘小庆、朱琳、张瑜、唐国强、陈佩丝等12位同志,先后收到了一份来自东方都市报的汇款通知单。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牛皮纸包裹。
满眼欣喜的看了看手里的50元汇款单后,朱琳赶紧拆开了桌上的包裹。
打开后一看,除了一卷厚厚的挂历,还另放了一只小礼盒。
“呀,这是……?”
在之前接到的电话中,东方都市报已经将出版挂历的事通知给了朱琳。
依照电话里的承诺,报社将支付她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稿酬。
但这会出现的一只小盒子,却没在电话里提过。
“这是什么呀?”
燕京电影学院的宿舍里,一个班的李勤勤好奇的围了过来:“快打开看看是什么……”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
陈佩丝也抱着一只包裹回家了。
三下五除二拆开来一看。
“嘿,这小东西有意思嘿!”
原来,远在浦江的江山同志,给12位出席挂历的演员,每人寄去了一只麦当劳的薯条灯。
小玩意虽然不值钱,但搁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时髦的。
……
1980年,秋末。
一场大雨,把整个东京城浇了个透心凉。
奉命于明年全面进驻日—本市场的BMW汽车公司,正在为进一步进攻做准备。
这几天,飞来东京检查推进工作的BMW高管。
刚住进酒店没多久,就被电视上的几支广告给迷住了。
【I wonder how, I wonder why;
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the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Is just a yellow lemon tree
……】
随着一曲欢快的《柠檬树》英文歌,电视里的成年人都在和镜子中自己的小号跳舞。
“这是什么歌?”
“不知道,之前从没有听过。”
“太好听了!”
广告刚播一半,几位BMW的高管就被电视里的歌声吸引了。
“伱们看,这居然是个广告。”
“崂山矿泉水?”
一直看到最后,他们才发现这原来只是一支广告。
“日—本的广告,果然很有创意。”
“你刚才没看清楚吧?那瓶水是中国的。”
这边刚商量完,电视里面又蹦出来一支广告。
这回播放的品牌,倒是他们都熟的麦当劳。
但广告却一改平日里烧烤煎煮的常规做派。
打头开始,就是一队队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
看着这帮人模人样的卡通角色,像他们一样在麦当劳的窗口前买单提货。
客房里的几位BMW高管,被这别开生面的景象给逗乐了。
“这个广告为什么和我们国家的不一样?”
“我听说麦当劳,其实是家可以加盟的快餐店。”
“也就是说每个国家的老板都不一样”
“原来如此。”
虽然来之前就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