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卡脖子的军工技术

    第四百五十七章 卡脖子的军工技术 (第3/3页)

何在不影响研发进度的情况下,把生产利润给搞上去。”

    听到这,江山觉得自己如果再不主动点的话……

    “饶部,您感觉我能为咱们国家的涂料行业,做些什么?”

    “这个嘛,”

    饶部光听着就感觉欣慰。

    虽然和江山的接触时间不长,但饶斌还真没拿这小子当外人:

    “不瞒你说小江,这些年的天津造漆厂,的确是挺不容易的。

    先是工业部给他们塞了大大小小好些个亏损小厂。

    然后又接到了我们部,不断下发的研发任务。”

    “就是说,”江山道:“这家工厂一直是在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说白了,就是一直在帮着国家解决困难。

    “我听说他们厂这两年的日子也不大好过,”

    饶斌这次打电话给江山,说到底也是自己看不过去了:

    “想着一直都是他们为我们解决难题……”

    “于是,您也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下难题?”

    “所以,我就来找你江山了。”

    “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江山定无二话:

    “不过……我除了做做宣传推广,别的忙也帮不上呀。”

    “我要的就是你这门手艺,”

    饶斌忽然放慢了语速道:

    “在天津造漆厂去浦江之前,我给他们厂的领导提了个建议:出口外销。”

    “出口?”

    江山稍稍盘算了一下:“饶部,您听说过新加坡的立时公司吗?”

    立时公司的创始人吴清亮,将于十年后创建一个世界知名的涂料品牌——立邦漆。

    “你说的是立时涂料公司吧,”

    饶部笑道:“巧了,立时公司的董事长吴清亮,这会正在他的老家潮州捐建小学呢。”

    “他也来大陆了?”

    “这两年他几乎年年回来,”

    饶部想了想:“小江,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不过你放心,立时公司的产品,跟天津造漆厂根本就不是一个档位的。

    如果我国的油漆涂料销往东南亚的话,对标的人群自然也不一样……”

    ……

    浦江城,开林涂料厂。

    尽管今天是大年初一,但厂里的会议室依旧照常开张。

    作为中国涂料行业的扛把子,开林涂料厂是我国解放前唯一一家船舶涂料的生产企业。

    这一会,开林涂料厂的厂长,指着墙上的一张图片介绍道:

    “1966年,海军曾陪同我们厂,检查过一艘在港湾停留了近半年的驱逐舰。

    尽管这艘舰底已经涂装了防污漆,但仍被吸附了厚达23公分的海洋生物。

    也就是说仅仅过了半年,这艘驱逐舰就被迫增重了近20多吨。

    如此一来,无论是整体质量,还是粗糙的表面,都会影响驱逐舰的航速和油耗……”

    如果一艘驱逐舰连航速都上不去,其它就都不用谈了。

    看着图片上的触目惊心。

    会议室里的青岛造漆厂、天津造漆厂、广州造漆厂,以及六机部的几位同志,同时都皱起了眉。

    这时候,其中一位厂领导问道:“当年使用的防污漆,有效期能坚持多久?”

    “不瞒各位,”开林涂料厂的领导苦笑道:“只有仅仅两周。”

    “两周?”

    “这也太短了吧。”

    “所以在当时,每过半个月,海上的舰船就得上坞进行清洗,并重新涂装,”

    开林厂的领导,接下来道:

    “经过不断努力,到了1966年时,我们厂已经将船舶防污漆的有效期,增加到了几个月的水平。”

    “但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这时,六机部的同志说话了:

    “据我们了解,如今很多国家的船舶防腐防污有效期,已经能长达三年之久……”

    听到这,会议室里的多位领导,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朝鲜战争那会,所有国家都对我国停止了船舶涂料的供应,”

    开林涂料厂的领导继续道:

    “所以,这也是我们418船舶协作组,必须突破的研发目标。”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军工核心技术稳步发展的同时,配套的辅助材料研发,也同时被提上了日程。

    今天,这几家骨干涂料造漆厂,相聚与此就是为了共同商议此事。

    但如今,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他们的研发资金链——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