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军转民,民转军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四百五十九章 军转民,民转军 (第1/3页)

    1981年,大年初一。

    一直没停过的小雪花,飘着飘着就开始抱团了。

    燕京城钱粮胡同,穿着大棉衣的黄永钰和王世襄,拎着两挂鞭炮走到了34号宅子的跟前。

    虽然小江同志没在燕京过年,他这套四合院却依然有人在记挂着。

    “这是小江拿到这宅子的第一个年头,”

    黄永钰边开锁边道:“咱们怎么着也得让这房子,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要不说我俩能做朋友呢,和我想一块去了,”

    王世襄笑道:“咱们这么着,大门口放一挂,院子里再放一挂。”

    黄永钰点点头:“齐活!”

    很快,一串红红火火的鞭炮,在钱粮胡同34号的广亮大门前,噼里啪啦的炸响了。

    咔嚓一声,黄永钰举着了手里的拍立得相机。

    哧——一张黄不拉几的照片,缓缓冒了出来。

    “拍一张给小江寄过去瞧瞧。”

    王世襄捂着耳朵凑过来一瞧,两个人指指点点的聊了起来。

    “新年好呀,永钰叔,”

    忽然,不远处蹿出来两个小伙子:“你们也来小江这放炮仗了?”

    王世襄、黄永钰转头一看,原来是陈佩丝和朱时茂。

    “呦,你俩怎么来了?”

    “我们和你们一样,”

    陈佩丝提起了手里的鞭炮:“来给江山的屋子添点喜。”

    “来的正好,”

    黄永钰开心的招了招手:“来,我们聚在一块拍张照,也好让江山那小子好好看看。”

    说罢,四张笑脸赶紧靠在了一块。

    被手伸的老远的黄永钰,咔嚓一声收在了相机里。

    “来来来,咱们再多摆几個姿势,

    多给那小子寄几张过去,我正好开口叫他给我寄相纸!”

    “摆姿势?”

    陈佩丝一听这话,立刻开始拿范儿:“那您二位可瞧好了。”

    于是,黄永钰、王世襄,跟在陈佩丝和朱时茂的后面,有模有样的比划了起来。

    相纸有没有寄来还两说,反正黄永钰的那点“余粮”算是给他们造完了。

    ……

    就在全国人民忙着欢度春节的时候,某些同志仍在按着自家的日程表行事。

    1981年2月,正当可口可乐将在广—州开设第二家瓶装厂的时候。

    百事可乐的商务代表,骑着一辆自行车跨过了罗湖桥,抵达了深—圳。

    准备与特区的部分领导,商量一下合资办厂的事。

    与此同时,西门子的代表殷思。

    在拿着望远镜从香江往这边看了好几天后,也朝着燕京的方向出发了。

    ……

    浦江城的二月天,虽然一点雪没飘,但气温依然冻的够呛。

    留在东方都市报社加班加点的江山同志,正琢磨着一大早接到的那通电话。

    “军用涂料?”

    江山喃喃自语的念了一句。

    虽然饶部的嘴里没提,但江山明白。

    老美那架头朝下飞的无人侦察机,已经于1971年主动投入了中华大地的怀抱。

    D-21那上面的一层皮肤,估计正被地面人员日夜盘在手里。

    “军用涂装?”

    江山嘴上说着的同时,伸手在便签上写下了“军用”两个字。

    在他的印象中,别说是“军用涂装”这个既烧钱又烧脑的玩意。

    到了后世,但凡是沾上“军用”这两字,那玩起来可就不受控制了。

    2009年,就在外界盛传,我国的四代机即将升空服役时。

    战忽局的张局座,紧急登陆央视“官方辟谣”:

    【哪这么容易啊,米国的F-22搞了20多年,中国到现在压根就没有搞四代机的想法……

    要搞的不是四代机,只不过是在歼10基础上的改进……

    歼-20在哪里?我不知道。

    轰-20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直-20?运-20?我一退休老头就更不知道在哪里了……】

    面对局座一串的“我不知道”、“怎么可能”、“哪有这么容易”……

    就在自己人听的心凉了半截时,米国那边可真是乐坏了。

    赶紧下令关停并拆除了,早就包养不起的F-22生产线。

    结果两年后,歼-20宣布首飞成功。

    随后公布的歼-20早期论证者名单中,赫然出现的局座大名,令其一忽成名。

    此后他说什么,海内外均表示“我明白了”。

    至于明白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