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新的旅程
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新的旅程 (第3/3页)
忙活广交会上的工作了。
如今回想起来,还是第一次去的时候最紧张。”
“那是,”江山理解道:
“头一回去肯定紧张,再说那会儿你才刚踏入工作岗位吧?”
“刚踏入工作岗位倒是不假,”
黄华意味深长的看着江山道:
“但那一场广交会不光是我,人人都紧张的不得了。”
“每个人都紧张?”江山就奇了怪了:“为什么?”
“谁说不是呢,”黄华回忆道:“原本大家都以为那一届广交会,肯定没多少客商会来。
没想到来参展的人数一点不亚于往年,成交额也没受多大影响。
事后,我们领导一番打听后才得知。
原来在会前也不知打哪冒出来一本小册子,叫什么《与中国人做生意的秘密》。
结果,就是这本小册子给了广大客商来参展的勇气。”
“是嘛,”江山好奇道:“那上面都写了什么?”
“在当年,只要是来广—州参展的客商,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揣着这本书。
按照书上的说明指导,这些海外商人下了飞机后。
第一时间不是前往宾馆,而是满大街的置办合身的中山装、和别在胸口的像章……”
听到这,江山、蒋壮壮、丁铃铃,同时想象了一下黄华同志描述下的广交会场景。
“可惜了,”
江山摇摇头笑道:“如此精彩的场景,我是看不见了。”
黄华笑了:“你以为仅仅是这样就完了?”
江山:“不然呢?”
“哪有这么简单,别忘了人家可写了整整一本书呢,”
黄华继续道:
“在置办好这身行头后,这些个老外就赶紧住进酒店,抱着语录学习新思想,熟读知识点。
在之后的广交会上,我发现这些海外的客商与我们见面后。
都不会立马和你谈生意,而是先跟你一块喊几句口号。”
江山直接就听愣了:“说的是英语还是日语?”
“什么话都有,”
时至今日,黄经理依然难忘:“很多时候,几个老外还会在一块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刚踏入社会的黄华同志,在当时深刻体会到了,海外商人们与时俱进的快速学习能力。
……
1981年,三月。
距离春季广交会的举办时间,仅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广省外经委,招商引资的办公室。
刚满30岁的王石同志,正在核对即将前往中山温泉宾馆,视察参观的领导名单。
“嘶……这怎么又有一个东方都市报社的江山?”
“怎么了老王?”
办公桌对面的一位中年妇女,道:“看见熟人了?”
“哪是什么熟人呀,我就是瞧着这名字眼熟,”
看着旅游局刚报上来的人员名单,王石赶紧翻起了之前的资料:
“外贸部随行记者:江山,机械部随行记者:江山,浦江对外贸易办公室:江山。”
听着王石同志的念念有词,中年妇女也惊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江山?难道这些部门报上来的都是同一个人?”
“看起来好像还真是同一个人。”
瞧着手里的登记簿,王石同志的双眼跟着就眯了起来:
果真要是这样的话,他可一定要重点接待一下这位江山同志了。
……
1981年初,总部设在香江的华润公司,在先后收购了两家超市后,又奉命开展了一项全新的业务。
去年年底,一篇全文196个字的广告,陆续出现在香江、奥门的各大报刊上。
此广告总结下来其实就是八个字——《港澳购票,内地提油》。
改革开放后,往来于广深汕等地区的港澳车辆,眼瞧着就多了起来。
于是,广省石油决定联合华润公司,向广大港澳同胞们推出:
【在港澳地区购买邮票,来广—州、深圳、汕头加油的销售方式。】
只可惜几个月下来,这套便民服务一直没被港澳同胞们接受。
这一会,已经发布了多条卖油广告的华润负责人邵康,正在往脑门上抹了把清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