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宝国公

    第325章 宝国公 (第3/3页)

开源和武开源两途。

    武开源自是军队通过征战不断缴获,文开源则是文官们想尽办法为朝廷搜刮钱财。

    各处战场吴军虽取得优势,但尚未分出胜负,各地缴获基本“自收自支”,很难向朝廷提供赋税。

    只能由文官们想办法解决了。

    铸钱向来是大利,如此开铸“昭武通宝”自是吴三桂的大周朝头等大事。

    除了铸钱,恢复各地民生,鼓励商业,同“盟友”互通往来也很有必要。

    户部拿出一个方案,就是通过与掌控东南沿海的耿家贸易换取一定收入来解决财政危机。

    可不等吴三桂同意,东南就传来耿、郑内讧消息,气得吴三桂把郑经、耿家父子都给骂了遍。

    并为此担忧东南战事反复,万一清军乘机收复失地攻入福建,极有可能导致耿家崩盘。

    没了耿家在东南牵制清军的江浙集团,吴军的右翼就完全暴露在江浙清军面前,势必会影响到北伐。

    只是耿、郑内讧已成定局,郑经摆明了不肯承认他这个昭武皇帝,因此吴三桂想协调也调不了。

    只能督促攻入江西的兵马尽快拿下九江和南昌,使赣省能起到遮护吴军右翼的作用。

    给江西的旨意刚派出,侄子吴应期的奏折就到了。

    “尚可喜死了?”

    吴三桂很是诧异,之前可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

    诧异之余,竟是生出些许悲凉之意。

    当年得知孔有德战死时,他也曾感慨过一番。

    “皇上,尚可喜死了更好,臣闻其子尚之信在燕京时之时便不为满洲人喜欢,若能说服之信起兵,则广东大局可定。”

    尚可喜怎么死的,张长庚门清,因为他的小伙伴老五偷偷给他通报过。

    吴三桂收起心中悲凉之意,坦言应期正在做尚之信的“工作”,且这位新平南王命人给应期送了二十万两白银。

    “如此看来,广东反正指日可待,臣在此先恭喜皇上!”

    张长庚当即起身离座来到殿中向着龙椅上的吴三桂拜了下去,其余重臣见状忙也纷纷跟着跪拜。

    “诸位爱卿快快免礼!”

    吴三桂也是不拿架子,不管是在重臣面前还是普通官员面前,其表现的都极为平易近人。

    如果不是一身皇袍,看着真像是个和蔼可亲的富家翁。

    “若之信肯归,朕仍叫他世镇广东”

    吴三桂问众臣是不是以他名义给尚之信去信,众臣正议着时,殿外就传来大捷呼声。

    却是马宝在郾城重创关外八旗,收复临颖、舞阳、襄城等十一座城池!

    “好个马三宝,好个三宝啊!”

    将马宝的告捷文书看了又看,激动之下吴三桂竟当场让人拟旨,将马宝由侯爵越过郡公直接封为宝国公。

    众臣听后均是称赞皇帝英明。

    马宝由侯爵晋为国公也是应该的,毕竟这是重创真满八旗,不是绿营可比的。

    郾城大捷真就是为北伐开了一个好头!

    独张长庚眉头皱了皱,不是想到自己的小伙计王老五杀的真鞑子比马宝还多,如今也不过是个侯,而是想到马宝要是封宝国公的话,那大周朝另两位国公夏国相和胡国柱会怎么看。

    胡国柱眼下在云南留守,其屡次三番向岳父请求北上带兵,却均被岳父否决,只要这个二女婿劝说岳母张皇后早点来武昌。

    张皇后一日不肯来武昌,胡国柱这个二女婿就得一天留在云南,所以同立下大功的马宝没有直接冲突。

    但那个大女婿夏国相会不会嫉妒眼红马宝呢?

    听说夏国相为人可是很小心眼的,前番伙同兵部尚书韩大任变相夺了马宝兵权,如今又正领大军围攻汝宁,眼看北伐首功就要到手却被马宝给抢了,夏国相心中能舒服?

    万一背后给马宝使什么绊子,北伐可就悬了。

    张长庚有心提醒吴三桂要注意大女婿的“情绪”,可见吴三桂正在兴头上也实在不便“挑拨”翁婿关系,便寻思得和正在拖住达素的老五通个气,免得坏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