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内阁首辅

    第340章 内阁首辅 (第3/3页)

军撤回来,那北伐大业可就真要完蛋了。

    思来想去,张长庚不敢直接和夏国相翻脸,便以“和事佬”的身份拿出一个折中方案。

    夏国相可以代理国政,但必须经过内阁办理。

    这个方案夏国相是同意的,因为内阁的首辅方光琛、次辅刘玄初都在外地没赶回来,实际主持内阁的只钱点和来度二人。

    钱点又投靠了他,光一个来度能济得什么事。

    因而对定北王的提议颇为赞赏。

    来度却死也不同意,两方僵持间工部尚书吕忝子为了缓和局势,提出增加内阁人选。

    由现在的实际两人主持扩充到五人。

    夏国相为其中之一,实际代行首辅职责。

    次辅由定北王张长庚出任。

    另一人则是兵部尚书韩大任。

    这个提议看上去也是个和稀泥的法子,并实际利好夏国相,因为主持内阁的五人中,夏国相一党有三人,且夏国相还代行首辅之职,同“摄政王”也差不了多少。

    来度起初还是不同意,但经吕忝子劝说指出当前政局应首重稳定,万不能因为陛下病情导致政局不稳,如此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且有定北王入阁理事,多少也能制衡夏国相,不虞这位皇帝大女婿闹出无法收拾的烂摊子出来。

    万一皇帝病情好转,届时自有陛下主持。

    哪怕皇帝不幸出了意外,政局也能平稳过渡,不致朝野内外不安。

    来度无奈,只得同意这个提议,但给这个和稀泥的方案打了个补丁,那就是一旦首辅方光琛、次辅刘玄初赶回武昌,则朝野大小事务还当由首辅、次辅酌办。

    言下之意现在的五人内阁只是权宜之计,不是定制。

    夏国相哪里不明白来度的心思,但见岳父已经半身不遂无法说话,虽然能进些流食,可身子每况愈下、日渐消瘦,估摸撑不了多久。

    自己若能实际主持内阁,那岳父驾崩之后新君人选就是他说了算,至少在大义和名份这一块是胡国柱无法比肩的,便也同意了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