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北伐改东征

    第350章 北伐改东征 (第3/3页)

守卫力量增强;

    二是先帝的死导致军心动摇,加上接连作战士卒都很疲倦因此需要休整,此时强迫士卒继续北上恐怕效果于事无补;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军粮草不继。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马宝当即询问主持户部的大学士来度,问其粮草和军饷情况。

    来度皱了皱眉头,还是实言去年各地欠收,今年又无分文入库,户部很难再筹措北伐大军的钱粮军需。

    “皇帝不差饿兵,我也想北伐,可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去北伐吧?”

    马宝说完,叹了一声坐了下去。

    胡国柱见状忙道:“现在不北伐就是给清廷喘息之机,真叫清廷回过神来,我等恐怕死无葬身之地。”

    仍是竭力主张北伐,要户部和行营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粮草,哪怕跟百姓多加征一些也行。

    “那样的话,后方就是处处民变,哪还有能力支援前线。”

    说话的是主持湖南的张国柱,其说的是实情,就眼下湖南这情况真要再横征暴敛的话,恐怕到处都是流民。

    湖南也是眼下周朝最大的钱粮赋税来源,无它,人多,全省人口四百多万,是周朝治下人口最多的省份。

    湖北稍次于湖南,全省人口有三百多万。

    其次是云南有两百万人,再次广西有一百多万,接着贵州百万左右,最次是四川全省在册丁口四万多人。

    广东、江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区因为双方争夺,暂无法统计可纳税人口。

    湖北的荆襄、宜昌地区又不在周朝实际控制中,因此周朝现在真正能控制的人口大约900万人左右。

    清廷不计关外和蒙古,实际控制人口约2000万人左右。

    顺治九年满清的户部首次在全国进行人口统计,当时在册的是1448万人,九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八年这个数据达到了1913万。

    不过清制凡男子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派征丁银、徭役皆以丁口为依据。

    因此实际上人口应在三千万左右。

    周朝也是按丁口派征,故而能为周朝提供赋税的丁口其实只有五百万人左右。

    这点人口却承担了吴周四十几万军队的钱粮开支,前期吴军凭着吴三桂过去积攒的家当能维持,现在大半年过去哪还能维持得住。

    兵无粮不行,马宝是能打仗,但他不可能打没粮的仗。

    胡国柱和吴国贵不是不知道大周朝现在“财政危机”,可实在是不愿就此停止北伐让对手缓过气来。

    因此仍就坚决主张主伐。

    这时,主持江西方面的卫朴却提出自己的意见,就是河南战线应改攻为守,如此只需三四万人驻于长江以北监视岳乐,其余精兵则应立即搭乘水师战船顺江而下配合江西吴军全力攻占九江、南昌,之后全军东进一举拿下长江下游的江南财赋重地。

    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获取吴军急需的战争资源,二是可以拉福建耿家一把。

    卫朴将江浙战局出现重大反复情况说了,指如果吴军现在不全力攻取江西拿下江浙,福建耿家肯定支撑不住,一旦耿家战败东南的十几万清军肯定会转而全力西进,到时如果吴军主力北伐,不等于将后方拱手让给东南清军么。

    这个意见显然就是未起兵前王屏藩和吴之茂的策略,当时二人提出大军入湖南后攻取长沙、岳州再沿江东下收取两江之地,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再行北伐。

    “以我军实力攻取江西席卷长江下游根本不成问题,拿下江浙后不仅能为我军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赋税,也能掐断漕运,此消彼涨,优势仍在我军,何惧清廷翻盘。”

    听完卫朴所说,殿内一众大周皇朝的文臣武将立时嗡嗡一片讨论起来,就连胡国柱在仔细寻思后也觉卫朴的意见可行。

    毕竟,大军缺粮是事实,总不可能真差饿兵北伐。

    最终,尽管吴国贵和刘玄初坚决反对东进,在夏国相、马宝等人的支持下,中枢还是就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北伐,改为东征。

    消息传到洛阳时,王五正吃神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无比落魄的穆里玛爷儿四个。

    鳌拜死了,王五并未有多少震惊。

    但穆里玛提出来的请求却让他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