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兵临燕京
第355章 兵临燕京 (第2/3页)
刘良佐之子刘泽涵听后若有所思道:“大将军意时势造英雄?”
“不错,今日时势,正是你父亲建功立功的大好机会,也是老天赐给你刘家的运气,你父子若不取将来恐怕后悔都没地方。”
穆里玛将烟袋放在桌上,直言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白秉贞归顺周军已然导致整个直隶不稳,如今除了刘良佐据守的保定和直隶东边的府州外,其余地区不是跟着白秉贞叛降周军就是闭门观望,由此可见北方人心已然动摇。
又言燕京小皇帝不过十三岁,哪懂什么治国治军之事,眼下又忙着抓捕所谓鳌拜党羽清洗朝堂,搞的燕京城中人心惶惶,纵是八旗内部也是人心不安,这节骨眼只要刘良佐肯同周军合作共同攻打燕京,燕京必定一鼓而下。
“兵临燕京,康熙要么弃城出逃,要么就学前明崇祯帝,届时不管康熙是死还是活,没了燕京,也就没了大清,凭此功劳,你花马刘王爵唾手可得!”
言罢,穆里玛起身静静看着刘良佐,有些事他不说刘良佐也清楚,那就是燕京城中必定会有人暗为他瓜尔佳氏内应。
所以,燕京不仅守备空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与其说他瓜尔佳氏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不如说他瓜尔佳氏是爱新觉罗的盟友,因为当年苏完部落和建州是联手打天下,开国五大臣之一就是他穆里玛的伯父费英东。
同瓜尔佳氏一族相似的清朝“股东”还有很多,而这些股东中又有相当部分是所谓鳌拜党羽。
只要周军承诺保证这些“股东”的利益,又能迅速抵达燕京城下,大部分“股东”肯定会选择抛弃爱新觉罗氏先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便同当年明朝官绅抛弃明朝转而替清朝开疆拓土般。
穆里玛的一番话令得刘良佐独子刘泽涵很是心动,虽然他父子隶属汉军镶黄旗,但在满蒙旗人眼中还是本系汉人,又因吴三桂、耿继茂、孙延龄等造反,导致清廷对汉军八旗很是提防,所以在其看来与其被清廷当贼防,不如学吴三桂般弄票大的。
真能凭借克服燕京功劳封王,那他刘家将来纵使不能世镇,逍遥快活与国同休总是没问题的。
怎么也比现在这个有名无实的二等子爵强吧。
何况,直隶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连三省总督都反了,他们凭什么还要替满清效力?
念及于此,刘泽涵不禁看向父亲,眼神炽热明显有很多话想跟父亲说。
未想,刘良佐却是不给儿子说话的机会,直接问穆里玛:“不知大将军在周朝做的何官?”
穆里玛道:“现为燕京总管。”
刘良佐挑眉:“燕京总管?一品大员?”
穆里玛沉声道:“从一品。”
“就算正一品,区区总管连个伯爵都不是,何以能许诺我刘家王爵?”
刘良佐冷笑一声,“城外那位定国公自己也不过是个公爵,又凭什么封我为王呢?”
言下之意不管是进城劝降的穆里玛,还是城外的周朝定国公王耀武,都没有资格代表吴周朝廷封他为王,因此所谓封王不过是个空口白牙的许诺,当不得真的。
他花马刘真要全力相助周军攻取燕京,事成之后能不被那位定国公卸磨杀驴就算运气好了,怎么可能真给他请来个王爵呢。
要是吴三桂还活着,刘良佐说不定真就信了。
毕竟那位前平西王信誉这一块是没问题的。
以武昌归顺的张长庚被封了个郡王,在广西第一个起兵响应的孙延龄也被封了个郡王,但这都是吴三桂活着时封的。
现在吴三桂死了,继位的是其襁褓中的小孙子,实际主持周朝国政的是其大女婿夏国相,对这个人刘良佐可不信任。
领军北上想要奇袭燕京的那位所谓定国公之前更是在荆州降而复叛,这就让刘良佐更难相信穆里玛许出的“空头支票”。
未想,穆里玛却是桌子一拍,以手指着他喝道:“花马刘,你这个王不是别人封,而是自己挣!”
这一拍让刘良佐有些错愕,不解道:“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