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驱虎吞狼 十万铁骑
第369章 驱虎吞狼 十万铁骑 (第3/3页)
能真把城镇以外地区生活的庄奴和百姓全部迁入城中。
只要能找到人,蒙古军就能找到粮。
所以,绝对不能让这三万多蒙古军队在京畿地区停留时间太长。
而且这次入关的三万多蒙古兵是鳌拜从各部分别征召抽调,并非蒙古人的全部实力,倘蒙古人为了满清总动员,那后续入关的蒙古军队可能会多达十几万。
哪怕这些蒙古兵战斗力再差,装备再弱,十几万骑兵乌压压的往关内涌,都没能在北方立足的周军拿什么顶。
眼下,长城不少关隘还在清军手中呢!
王五听后眉头微皱,虽然他已经通过扩编四镇的方式壮大周军实力,并针对性的开始封堵蒙古军队,而且甘文焜那边也正在武装组织庄奴自保,但毕竟时间太短,无论是组织力还是战斗力这一块,新编的四镇包括各地的庄奴自卫队都很难同蒙古军队正面作战。
加之京畿地区几百平方公里,处处防就等于处处不防,蒙古人是攻不下有城墙保护的城池,可扫荡那些原先的旗庄和汉人百姓聚居的乡村,却是毫不费力的。
也就是说让蒙古人在京畿多停留一天,都会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也会给局面的下一步发展增添许多未知。
而人口,同样决定王五下一步的战略能否实现。
故而,让蒙古联军内讧才是解决这帮蒙古马帮土匪最好的办法。
内讧的过程本身也是蒙古各部实力削弱的过程,等王五扫平关内再腾出手来收拾蒙古人也会变得相对轻松。
念及此处,不由冷静下来,让张丹继续说。
“清廷在关外留守的八旗兵虽然不多,但清廷素有征抓野人女真习惯,且盛京更是清廷入关前的帝都所在,山海关向东有不少重镇”
张丹的意思是哪怕周军攻破满城一举端掉清廷中枢,也不可能立即对关外动手,因为北方尚有许多地方被清军控制,西北、东南更有清军重兵集团在。
领军在河南的安亲王岳乐知道燕京失守,很有可能带着那几万包衣军去江浙,如此一来,周军接下来就得忙于对付满清残余势力,怎么可能挥师出关收复沈阳乃至整个关外故土呢。
有一点张丹没敢说明,那就是眼前这位大周定国公将来是否愿屈就于吴周那个洪化小皇帝之下也是未知数。
故不排除吴周内部为了争夺皇位发生一场持续多年的战事。
等最终的胜出者回首看向关外时,恐怕就好几年过去了。
那时关外什么情况,谁知道?
既然周军眼下根本不可能收复关外,那何不让布尔尼去同关外的满洲势力拼个两败俱伤呢。
张丹断言布尔尼一定会打盛京,不仅是辽东地区能够扩充他的实力,也是因为他父亲阿布鼐就被囚在盛京。
第三个原因就是蒙古联军一旦内讧,那周军就将得到一份大礼。
“什么大礼?”
王五疑惑看向张丹。
“战马!十几万匹战马!”
可能是王五神情的转变让张丹意识对方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由有些激动,“大将军有所不知,清廷在口外有内务府的御马厂一座,牧养着战马250群,骡马180群,骟马46群,每群有马两百到五百匹,另外还有大量骆驼。
除御马厂外,还有太仆寺所属的边外两座牧马厂,这两座牧马厂占地极大,方圆多达六百多里,牧养的上等蒙古马就有四万多匹!
只要布尔尼肯反,蒙古人便自顾不暇,大将军只需派出一支偏师趁蒙古人内乱之时迅速控制口外,如此就能获得这三座马厂有这十几万匹战马,天下还能有谁挡得住大将军的铁蹄?”
张丹一气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说出后,巴巴看着眼前年轻的大周定国公。
是继续默默无闻做个翻译,还是一飞冲天成为新朝的红人,全在眼前这年轻人一念之间。
许久之后,内心忐忑的张丹听到了这么一句话:“张大人的茶凉了,去给张大人换壶茶来,就换本帅平日喝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