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奴才誓死保全太后

    第373章 奴才誓死保全太后 (第2/3页)

    富绶点了点头,脸上神情缓了下来,确实在场王公大臣人人能降,但这个亲手杀了鳌拜的牛万程却不能降。

    自己倒真是冤枉人家了。

    其余王公大臣或轻叹一声,或目光复杂的看着牛万程。

    轻叹之人是为无端怀疑忠臣感到愧疚,复杂之人则是想到最近发生的事,若论根源的话与这牛万程倒有很大关系。

    实际上,这些天满城不少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鳌拜如果还活着,叛军还有机会打进燕京城吗?

    答案是肯定的。

    叛军没有机会!

    因为引叛军北上的是鳌拜的弟弟穆里玛,响应叛军并让开道路的是鳌拜党羽白秉贞。

    不然叛军就是插上翅膀他也飞不到燕京城下。

    也就是说鳌拜不死的话,叛军根本过不了黄河!

    归根结底,皇上还是太小,太不懂事。

    但谁又敢指责皇帝胡来呢,只能将这份遗憾和不满深深压在心底。

    “太皇太后,皇上,臣以为牛万程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早有征兆。”

    说话的是接替明安达礼出任理藩院尚书的博罗色冷,其言察哈尔亲王布尔尼之父阿布鼐被大清囚于盛京,那布尔尼的祖父更是太宗皇帝生前大敌林丹汗,所以布尔尼趁着大清落难发起叛乱为祖、为父报仇不难理解。

    二十六岁的平郡王罗科铎却质疑道:“布尔尼、温布、温春、格勒尔图等反本王相信,可那图纳黑怎么可能也跟着反!”

    此人是礼亲王代善的玄孙,比康亲王杰书晚一辈,祖父就是国初有名贤王、因天花死于山东的岳托。

    平郡王是克勤郡王改称,也是大清的帽子王。

    罗科铎口中的图纳黑则是科尔沁的辅国公,也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亲侄子,其父就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吴克善。

    事关太皇太后娘家,博罗色冷一时也不好开口,原因无外乎两个。

    一是布尔尼等联合了其余蒙古各部逼迫科尔沁反清,面对各方压力科尔沁人只能选择同流合污;

    二是科尔沁人见燕京被叛军攻占吓破胆子,担心引火烧身主动归顺了叛军。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科尔沁人如今反了大清是事实,讨论再多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反而会让太皇太后难堪。

    故而索尼不想众人过多讨论这件事,便出面问那刚刚把衣服穿上,脸上犹有委屈之色的牛万程出城是否见到了贼首,又同贼首谈了些什么。

    这才是王公大臣应该关注的重点,如果叛军真愿意同大清议和,或许也是上苍赐给大清的最后机会。

    哪怕屈辱些,只要还有复仇机会,就受了吧。

    当年明朝孙、李二贼凶狠时,先帝爷不是也想同他们划江而治么。

    卧薪尝胆向来都是大智慧者所为。

    牛万程说他见到了贼首,也就是伪周政权的伪国公王耀武,此人过去事迹在场王公大臣几乎都清楚,追溯起来又与鳌拜有很大关系。

    同样,现在再说过去的事没有任何意义。

    索尼微微点头,又问牛万程那王耀武可愿与大清议和。

    “回索相,下官见到王贼后对其晓以利害关系,那王贼此番孤军深入确系冒险,不仅难以在京畿立足,其后方更是不稳在下官极力劝说下,王贼愿意同我大清议和撤军,只是,只是”

    说到这,牛万程突然吞吞吐吐起来,一脸不敢说下去的样子。

    急得太皇太后催道:“只是什么,你倒是说啊。”

    小皇帝康熙也急道:“牛师傅,那王贼到底说了什么,你直言便是,朕不会怪你的。”

    殿内一众王公大臣也都焦急看着牛万程,想知道贼首到底要怎样才肯撤军。

    “那臣就斗胆直言了!”

    牛万程不敢耽搁,咬牙道:“太皇太后,王贼说只要皇上同您老人家出城归降于他,他就撤军!”

    话音刚落,殿内就响起一片喝骂声,王公大臣无不义愤填膺,唾骂那王贼小人不得好死。

    太皇太后也是愣了有一阵,方冷着脸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