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一个都不能少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376章 一个都不能少 (第1/3页)

    交人这件事,索尼无疑背负了极大压力,因为这件事一定会让他死后不得安生。

    甚至有可能同多尔衮一样被人从地下挖出来挫骨扬灰。

    但他没有选择,因为议和不仅是替岳乐援军争取时间,也是麻痹叛军的唯一手段。

    如果天佑大清,议和真能成功,叛军就此撤出燕京,也算他这个快要入土之人为大清做的最后一次贡献。

    对得起太宗文皇帝,也对得起先帝顺治爷了。

    关于向叛军交人一事,目前只限内阁同几位帽子王、贝勒爷知道,索尼意特事特办,趁消息没有传开前把名单上的人先送出去,以免消息走漏各家有了防备导致抓捕难以进行。

    中和殿大学士、镶白旗满洲都统巴哈纳担心此事会引得朝中汉官和汉军八旗不满,万一汉官和汉军骚动起来一场内讧无法避免。

    索尼倒是不担心汉军骚动,名单上虽然不少人都隶属汉军八旗,但大多已经故去,其子孙后人于汉军握有实权者并无多少,多半只是在朝廷任职影响力有限。

    加之交出去的总人数也不过一两千人,于庞大的汉官和汉军群体数量中占比极少,因此并不会引发整个汉军八旗的反弹。

    不过为防万一,还是密令巴哈纳领护军、前锋并部分侍卫严密监视汉军动向,一旦发现汉军有聚集现象立即予以驱散。

    若有抗拒者则立行捕杀,以免事态扩大。并要求抓捕行动一定要快,且不得向汉军任何人透露抓捕目的。

    为此,理藩院尚书博罗色冷、刑部尚书对喀纳、满洲正红旗都统吴达礼、兵部侍郎牛万程等人担任此次抓捕行动的具体负责人。

    也就是将抓捕分为几个组,每个组负责一批,以此节省抓捕时间。

    毕竟日落前就要交人,时间紧张容不得耽搁。

    官职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抓捕”对象范文程由索尼之子索额图负责,领了阿玛命令后,索额图当即带领6名侍卫、120名护军直奔位于阜城门后镶红旗所属丰盛胡同的范家。

    作为开国汉臣有大功尚健在者,范文程今年已经七十岁,身子骨比索尼还要差,主要是当年入关后因替大清昼夜操劳所致,故而顺治十年时范文程就已上书以病奏休。

    为此,顺治还特意派遣画师到范文程家里画了他的像,放在宫内不时观看。

    如今这幅画像就挂在顺治生前居住的养心殿东暖阁中。

    在家养病这些年,范文程几乎不过问朝政,只在康熙二年奉命祭告过太宗山陵,此后除非太皇太后召见,不然就跟索尼一样闭门不出。

    若不是鳌拜突然倒台,年已七旬的范文程不可能被太皇太后重新启用,要他与索尼一同辅佐皇帝稳定时局,带领大清军民渡过眼下难关的。

    只是范文程的身子骨没法支撑其同过去一样为大清殚精竭虑,因此除了参加两次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并向太皇太后提议坚守待援外,其多数时间都是在府上养病。

    如今满城九成衙门由于“瘫痪”无法运转,所以范文程在朝中任职的三个儿子都在家中。

    范家祖训父祖在者不分家。

    长子范承谟现任弘文院编修、次子范承勋则在钦天监任事,幼子范承斌托父亲荫庇在国子监任职。

    三子俱是文官,于眼下乱局肯定派不上用场,加之各自任职衙门都已实质瘫痪,故而皆是在家中陪伴老父。

    其实范文程有六个儿子,不过另三个儿子范承荫、范承烈,范承祚都早夭。

    眼下时局艰辛,满城随时会被叛军攻破,这使得范家三子即使在府上闲着无聊,也没心思下棋解闷,俱是在厅中坐着闲聊,承谟之子时崇则在边上给父亲和叔叔倒茶。

    老三范承斌不知怎么跟两位兄长说起吏部侍郎蔡毓荣前几天曾经来探望父亲,但父亲与之说了几句话蔡毓荣就告辞了,事后他问过父亲蔡毓荣所来为的是何事,父亲却没说什么。

    老二范承勋闻言有些诧异:“这事我与大哥怎么不知道?”

    范承斌摇头道:“是爹不让我和你们说。”

    “蔡家跟我们家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