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该剐就剐,该砍就砍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378章 该剐就剐,该砍就砍 (第1/3页)抓捕行动整体还算成功,只对李永芳之子刚阿泰的抓捕出了点纰漏。
李永芳作为前明第一个投降建州的将领,除其长子李延庚不齿其父贪生变节、为虎作伥暗地向明朝通风报信被杀外,其余诸子皆在清廷任高官。
次子李率泰就是去年在福建被耿精忠杀死的福建总督。
三子刚阿泰、四子哈什库、五子巴颜等也皆位居高位,五子巴颜更担任汉军正蓝旗都统,是抓捕名单上唯一一位实权在握,有可能带兵造反的官员。
因此负责抓捕李永芳诸子的理藩院尚书博罗色冷特意调集了300名护军,并以让巴颜到都统衙门议事为由给巴颜来了个突然袭击。
巴颜被抓后,李永芳其余诸子便不足为虑。
然而让博罗色冷没想到的是,对李永芳三子刚阿泰的抓捕出了问题。
原因是这个刚阿泰性格极其鲁莽,是个十足武夫,因此不像其他人被抓时只会愤怒抗议,反而第一时间夺了一名护军的佩刀同自己的三个儿子奋力反抗。
由于事出突然,护军虽最终擒住了刚阿泰,但却让其两个儿子趁乱冲了出去,十几名护军在后面追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把人撵到,不得不回来向尚书大人复命。
因马上就要日落,加之叛军也不知道李永芳有多少孙子,所以博罗色冷便让人先把刚阿泰、巴颜等李家128口人押到宣武门,自己则回内阁将刚阿泰二子逃脱一事告诉索尼。
主要是担心刚阿泰那两个儿子逃出去后会将朝廷的“不地道”到处传播,甚至煽风点火蛊惑汉军八旗造朝廷的反。
索尼却没有派兵到汉军正蓝旗展开大搜捕,一来刚阿泰他们的母亲是太祖皇帝的亲孙女,身上总有皇族血脉,若没逃出去就算了,既然跑了也没必要真赶尽杀绝。
二来对有功汉臣及其后人抓捕一事,想瞒也瞒不了,甚至于朝廷和叛军议和一事用不了多长时间也会传开,因此朝廷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争取同叛军达成实质性的议和,好为带兵北返的安亲王岳乐争取时间。
故而稳住汉军八旗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粮米,而不是进一步刺激他们。
“这些个汉人,但凡有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铤而走险。”
于汉人的性格,索尼看的很透,其嘱咐代表自己去宣武门同叛军接触的大学士巴泰将叛军给付的五十万斤粮食拿出一半先分给汉军八旗,另外又以皇帝名义给汉军各都统衙门送去几百头牲畜。
巴泰到宣武门后没见到在这主持城防的康亲王杰书,显然这位年轻的帽子王不想掺和这件事,更不想这件事影响到他礼亲王一系,故而避着不见。
城门后面除了披甲执械的护军、前锋,就是那些被五花大绑口中塞着麻团的汉官及其后代。
最终报上来的人数竟然多达4600人。
这让巴泰很是意外,因为名单上的汉人功臣总共就几十人,就算再能生也不致于几十人生出几千人出来。
仔细询问各“抓捕组”后方知,这是连官员家中奴仆都给抓了过来。
巴泰没有同情心泛滥要求释放家奴,因为这些人不可能和大清一条心了,再者城中现在缺粮,这人当然是越少越好了。
视线很快被担架上的范文程吸引。
范大学士这会已经醒来,许是对清廷彻底寒心,醒来后便如僵尸般挺在担架上一言不发。
作为昔日同僚,巴泰很想过去安慰范文程几句,可他又能安慰什么?
过去后范大学士除了骂他个狗血淋头,又能做什么?
他又不能替范文程求情,谁让叛军名单上第一人就是范文程呢。
轻叹一声后,巴泰让前番同叛军接触的兵部侍郎牛万程出城通知叛军可以交换。
牛万程刚走,巴泰的视线又被吸引了。
这回吸引他的不是人,而是放在马车上的一口黑棺材。
“那口棺材是怎么回事?”
巴泰好奇询问身边的官员,被告知是洪承畴的棺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