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该剐就剐,该砍就砍

    第378章 该剐就剐,该砍就砍 (第3/3页)

    声音听着像是个中年人,十分洪亮,听不出半点衰老。

    第一个向冯铨看去的不是王五,而是被两个儿子抬在担架上的范文程。

    用屁股想,范文程也知道冯铨想干什么。

    无非是学那唐朝安禄山故事,保自己一命了而矣。

    当年唐将张守珪任幽州节度,安禄山偷羊被抓住,张守珪准备乱棍将安禄山打死,未想安禄山却高声喊叫说:“大夫难道不想消灭两个蕃族啊?为什么要打死我!”

    结果就这句话不仅让安禄山捡回一条性命,也就此飞黄腾达,最终要了唐王朝半条命。

    视线中,叛军的将领被冯铨声音吸引正向他走过去,这让范文程既是不耻冯铨,又觉遗憾。

    遗憾的自是为什么他不能如冯铨这般无耻。

    毕竟,他这条老命不足为道,可儿孙们的性命总要保下来才成。

    叛军真有利用他们这些老臣的想法,为了儿孙性命,他范文程未必就不能从了叛军。

    谁让清廷如此忘恩负义!

    论起价值来,他范文程是十个冯铨都及不上的。

    念及此处,范文程一动不动的身子骨突然有了点活力,竟是支撑坐了起来,在两个儿子惊讶目光中死死向冯铨那边看去。

    王五这边真就好奇来到冯铨面前,见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不由好奇问道:“你是何人?”

    冯铨赶紧回答,还特意把自己在天启朝当过内阁大学士的经历说了出来。

    论能力,他绝对是良辅,否则多尔衮也不会用他主持内三院。

    “你就是冯铨?”

    王五有点惊讶,他一直以为天启朝的那帮阉党已经死光了,没想到还能叫他看到个活的。

    不过他对冯铨最大的印象就是明朝有个文人在自己的私人笔记中记录了那么一件事。

    说冯铨因为年少貌美,而明朝士大夫又有很多人喜欢“外交”,所谓“外交”就是好男风。

    结果便是翰林院的很多官员都对冯铨进行过肆无忌惮的猥亵,尤其是宰相叶向高的门生左谕德缪昌期最过分,竟然在翰林院光天化日之下强了冯铨。

    当时冯铨的父亲冯盛明为辽阳兵备,因为辽阳失守而被追究责任,冯铨救父心切想让首辅叶向高饶过他父亲,因此不得不委曲事奉叶向高的大徒弟缪昌期。

    可那缪昌期压根没帮冯铨救父,直到冯铨的父亲被劾罢职,他这个新进翰林也随父回籍。

    直到天启四年,听说魏忠贤到涿州进香,冯铨便跪于道旁向魏忠贤哭诉其父被东林党弹劾丢官经过。魏忠贤大受触动,感其孝心至诚,将之以原官起用。

    至此,冯铨彻底倒向魏忠贤,成为阉台对付东林的一把利剑。

    单从这件事来看,冯铨投靠魏忠贤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但燕京刚被清军占领,连满清自己都不知道能否占领明朝北方,大多数满洲权贵都想捞一把就走,冯铨却主动投靠并为多尔衮出谋划策制定纲领,并积极替清廷劝降招抚各地官员,这就有罪了。

    罪大恶极的那种。

    冯铨当众喊话的目的,王五更是清楚,跟当初被他从荆州城墙扔下去的高进库一个德性,就是想靠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吸引别人,从而获得保命乃至发达的机会。

    可惜,对于这种人,王五向来不喜。

    所以当着表情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已经波澜壮阔的冯铨,他说了这么一句:“满城,本帅志在必取,不过取满城前本帅先替天下人取尔等狗命!

    言罢,在冯铨尚未反应过来前,抬腿便将冯铨踹倒在地,继而喝令左右:“凡名单上健在汉奸,明日一律拉到城门前当众活剐!已故者其子孙后代不论男女老少皆斩首,首级以炮掷进城中!至于家奴,发各部充苦力用。”

    话音刚落,远处坐在担架上准备“隆重”亮相的范文程“扑通”一声从担架滚落,被踹倒在地捂着胸口痛苦难耐的冯铨也是失声叫了声:“我滴个亲爹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