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皇上有旨,八旗出降
第384章 皇上有旨,八旗出降 (第2/3页)
道:“对,对,胡大人糊涂了不是?怎么能让五爷当满清的皇帝?要知道王爷和鞑子可是不共戴天的!”
“呃?嗯?对,对。”
牛万程其实根本不明白有什么不合理,却是本能附和起塔阿拜来,因为他觉得前上司有点不地道。
大伙一块干的买卖,哪有不商量着办的道理。
抢功也不是这种抢法啊。
现在好了,五爷到时候问起是谁“建议”小皇帝禅位,他牛万程总不能厚颜无耻说自己吧。
“是做大周的天子还是做大清的天子,都不打紧打紧的是康熙这道禅位的诏书,有了这道诏书,王公可尽得清之天下,至于将来,我相信王公自有决断。”
胡全才当然知道没有清朝皇帝禅位给周朝国公的道理,之所以要康熙这道禅位诏书,除了向王大帅表明自己的拥立之心外,也是希望借此帮助王大帅迅速平定北方。
礼法什么的在实力面前,并不重要。
只要王大帅拥有北方,就等于拥有整个天下。
再加上明韩王所言的入燕京者为社稷共主,所以王大帅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
连鞑子皇帝都主动禅位给王大帅,不就是说王大帅才是真正的承天命之人么!
拥立劝进之心,胡全才是认真的。
有了北方,论地盘与人口,王五实力远在南方的武昌小朝廷之上。
各地降兵一收拢,庄奴一发动,兵马这一块也不比吴周差多少。
最重要的是年轻力壮的王五称帝,远比武昌吴三桂那个襁褓中的孙子更得人心。
但凡有点脑子,谁会愿意支持一个娃娃。
就凭收复燕京这一条,王五就站在了天下反清势力的最高点。
众望所归!
因此,这道禅位诏书必须康熙亲自来写,不能假他人之手。
那么,必须想办法让康熙写。
眼下,无疑是来软的。
软的不行,再用硬的。
“胡大人考虑的甚是周道,五爷确是世间真龙,理当荣登大宝!康熙是假龙,五爷才是真龙!”
塔阿拜脑子转的也是快,当下上前也以恭顺语气请求小麻子赶紧写。
“嗯”
牛万程没吱声,但眼神明显从刚才的震惊迷茫变得清澈许多。
五爷真当了皇帝,他老牛怎么也能混个伯爷当当吧。
天地良心,当年要不是他牛万程带兵进山,五爷能从一丧家之犬变成今日的真龙么。
这么算起来,他牛万程才是第一个通贼之人!
“要杀就杀,要剐就剐,要朕写什么禅位诏书,把祖宗的基业拱手让给你们尼堪,做梦!”
十三岁的康熙还是有骨气的,面对胡全才的“非份要求”果断说不,愤怒让小小年纪的康熙青筋毕露,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甚至想咬死眼前的胡全才。
“皇上,你不为自个考虑,也要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们考虑啊,这要是周军进城,臣恐怕皇后她们”
胡全才轻咳两声,小孩子嘛,威逼利诱。
安乐公的利诱不动,那就威逼。
这宫里可是有很多可逼的。
“不要跟朕说这些,朕宁可做亡国之君,也不做苟活之人!至于皇后,朕相信她会追随朕的!”
瞪大双眼的康熙竟是不为所动,不知道是真不在乎亲人们的安危,还是已经做好最好的思想准备。
“皇上,大清之所以能为中国之主,全凭运气,所谓运在势在,运不在则势就不在”
胡全才还是很有耐心的,继续在那苦口婆心劝说。
然而康熙真犟的很,任凭胡全才怎么个威逼利诱,就是打死不写。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样子。
胡全才有点来火了,他是顾念过去君臣一场的份上才如此好言相劝,哪知道这脸上长满麻子的小皇帝太不识好歹。
当下脸色一冷,转而要恐吓小皇帝,未想身后的牛万程却是等不及了,上前“叭叭”又给了康熙两耳光。
尔后一把拽着康熙的小辫子将他拖到案桌前,示意塔阿拜过来磨墨,自个把空白圣旨摊开,强拉着康熙的手要他赶紧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