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价值10万科研点数的灵光一闪

    第1468章 价值10万科研点数的灵光一闪 (第2/3页)

,刚准备再说点什么,就又被打断。

    “毕竟模型和现实总有偏差。”彭觉先余光瞥见进度条跳到100%,“抱歉,我们得回去分析数据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范德维尔也不好再继续说什么。

    反倒是一直没怎么言语的舒尔廷在彭觉先离开之前走上前去:“彭院士,如果有什么技术难题,HFR很乐意提供帮助。”

    还不忘跟对方握了握手。

    彭觉先感到对方手掌传来的力度,这个平时温文尔雅的白人女性此刻眼中闪烁着某种锐利的光芒。

    “多谢好意。”彭觉先慢慢抽回手,“有需要我们会提出。”

    送走几人之后,舒尔廷有些意味深长地开口道:

    “我有些倾向于汉斯之前的判断了。”

    引来另外三人好奇的目光。

    几秒钟后,她又补充解释道:

    “华夏人恐怕知道些什么……”

    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彭觉先演技到位,才给了外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

    他心里面也慌得一比。

    ……

    临时实验室里,六台电脑同时运行着不同的分析程序,墙上的电子钟显示凌晨3:17,咖啡杯在桌上排成一列。

    “第七遍校验了。”方鉴明揉着布满血丝的眼睛。

    他们之前就已经连轴转了好几天,但众所周知,准备测试时候的心态跟测试失败后总结原因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现在已经几乎到了极限。

    “中子增殖模型完全准确,不太像是理论层面出的问题。”

    房间另一边,黄知涛把头发抓得乱蓬蓬的:“源项定义也没问题,所有边界条件都核对过了……”

    彭觉先站在白板前,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他的西装外套早已脱下,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青筋凸起的小臂。

    “再查一次反应堆参数。”他抓起马克杯灌了一口冷咖啡,“确定之前计算时候的堆芯模型能跟实际情况对上么?”

    方鉴明调出数据:“堆芯和控制转鼓的几何分别是为六棱柱模块和不同半径的圆柱体,并且在几何尺寸上与中子学模型相一致,快中子能谱下反应堆的缓发中子参数也能对得上……”

    “……”

    显然,问题已经不是他们在这里能够解决的了。

    彭觉先盯着那些数字,内心有些挣扎。

    几分钟后,他突然抓起外套:“准备回国。”

    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又补充道:

    “有些数据不好传输,还是直接带回去比较方便,方教授留下继续常规实验,小黄你跟我走一趟。”

    ……

    在常浩南最开始听到荷兰那边测试失败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

    一种全新的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