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临门一脚

    第1473章 临门一脚 (第2/3页)

克接过传感器,翻来覆去检查着,眉头仍未舒展:“这种集成度……散热怎么解决?”

    “氧化锌纳米线基底。”柯林杰抽出一份专利文件,“高温下导电性反而提升,而且——”

    他突然停住,因为后勤主管伊利亚·普尔正盯着专利文件的最后一页,那里清晰地印着**“专利持有人:菲利普·柯林杰”**,以及新视野公司的巨大水印LOGO。

    空气凝固了一瞬。

    柯林杰摘下眼镜,用衬衫袖口擦了擦镜片,故意让沉默多延续了几秒,才缓缓开口:“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公司。但这项技术已经通过DARPA的第三方评估,性能数据无可争议。”他环视众人,“如果谁有更好的方案,现在就可以提出来。”

    没人说话。

    不管柯林杰是为了通过自己儿子捞钱还是真的举贤不避亲,都没必要在这种时候跳出来跟项目主管作对。

    最终,材料组负责人杰西卡·金站出来表态:“无论如何,总比再炸掉一枚四千万美元的验证机强。”

    有了第一个开口的,后面的事情就通畅多了,整个方案迅速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

    会议结束前,柯林杰宣布了新的时间表:

    “硬件改动不大,预计三个月内完成组装,查理,你去和空军协调靶场档期,杰西卡和普尔,你们俩负责协调相关原材料和备件……”

    “……”

    实际上,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柯林杰依靠有限的地面测试资源、两次失败提供的飞行数据、以及自己老工程师的一点直觉,已经把X51A的实际进度推进到了跟华夏“凌霄-1”验证系统几乎相当的进度上。

    甚至于,依靠更加先进的子系统传感器,有可能直接跳过数学和模拟计算方面的麻烦,重新占据一定的领先优势。

    然而,变故却来得比预期更快。

    ……

    三天后,当柯林杰正在电脑上修改燃料阀参数时,布林克连门都没敲就闯了进来。

    “靶场被其它测试占用了。”他呼吸急促得不像个马拉松爱好者,“作战测试司令部说排期冲突,为了应对华夏方面隐形战斗机的威胁,JSF项目需要一种能够在弹仓内携带的防区外攻击弹药,测试窗口也在大约三个月后。”

    柯林杰的视线越过显示器,却并没有表现得过于失态。

    X51A的地位确实凌驾于几乎所有项目之上。

    但其中绝对不包括JSF。

    “先按备用计划走。”柯林杰关掉含有新传感器布线的文件夹,“问问对方最早什么时候能腾出测试窗口,我们最多只需要5-7天就够。”

    “试过了。”

    布林克把PAD转过来,屏幕上是空军装备司令部的回函,

    “他们表示测试靶场未来至少9个月的档期都被锁定,建议我们'等待后续通知'。”最后几个单词被加粗的字体像刀尖般刺眼。

    这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F35的所谓防区外攻击弹药并非什么新东西,只是在挪威人的现有型号基础上进行有限改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