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海军方面的需求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1475章 海军方面的需求 (第1/3页)

    所谓量子化学计算,其实说到底还是计算化学的一个分支,通过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来对各种材料的性能、结构进行研究,尤其擅长处理微体系中的各类基元反应及其反应机理。

    不过,代价也是非常明显的。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求解薛定谔方程严重依赖经验,难以应付航空燃料这样的复杂组分,并且对硝基乙烷促进热解这样的非键作用过程计算误差很大。

    只能选择返璞归真的从头算方法。

    准确、不依赖任何经验参数、在数学上极其优美。

    但难度更高、占用的计算资源也更多。

    因此,在大致确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之后,常浩南就回到火炬实验室,进入了相对封闭的研究状态。

    至于项目团队的日常工作,则交给了老练的副总师刑牧春。

    半个月后。

    怀柔科学城。

    刑牧春站在风洞控制室外,有些别扭地活动着紧绷的衬衫领口。

    这件衣服是当年高超音速验证弹试射成功之后,他参加庆功大会时专门找人量过尺寸订做的,但随后持续两年的高压工作以及怀柔科学城良好的伙食供应,导致身材难免有些走形,以至于再次穿上之后,甚至有些呼吸困难。

    其实这颗扣子在99%的情况下都是不会系上的,所以平时倒也不会感觉这么明显。

    但今天的情况略有不同。

    作为“凌霄“项目的副总设计师,他马上要接待海军装备部主任杜霖中将。

    项目总师常浩南院士已经闭关两周,专注于解决吸热型碳氢燃料的热解机理和成分设计问题,这个重担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刑总,杜主任的车队已经到大门了。”助理快步走来报告。

    刑牧春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知道这次接待非同寻常。

    “凌霄-1“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在首次测试中暴露出的散热问题让整个项目陷入停滞,而海军方面虽然不可能急着催什么,但毕竟是投入了巨额研发经费的甲方大爷,既然来都来了,那总归希望能看到进展。

    很快,五辆军牌越野车出现在视野尽头,并缓缓驶入科学城主干道。

    刑牧春整理了一下表情,快步迎上前去。中间那辆黑色轿车的车门打开,一位肩扛两颗将星的中年军官迈步而出。

    杜霖中将身材不高,但举手投足间透着军人特有的干练。

    “杜主任,欢迎莅临指导。”刑牧春伸出手。

    他的握手力道恰到好处,并不像一些军队出身的大佬那样强硬:

    “刑总客气了。”

    高超音速研究项目本就是天字第一号工程,在东风17掀起巨大波澜之后,更是被提高到了接近两弹一星的程度。

    一个军种装备口领导,就算是甲方之一,也不能真拿这个乙方当孙子。

    “听说常院士最近不在这边?”

    杜霖一边跟着刑牧春的引导往里面走,一边找了个双方都比较容易接纳的话题作为起手。

    “常院士正在攻关'凌霄-1'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已经闭关两周了。”

    刑牧春解释道,同时带着杜霖一行拐向风洞控制室的方向,“不过项目组其他工作都在按计划推进,整体研发已经逐渐步入正轨。”

    在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