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万亿规模的市场

    第1551章 万亿规模的市场 (第3/3页)

思维框架。

    张韬猛地一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紧紧盯着屏幕上常浩南展示的模拟数据。

    结果显然是否定的。

    碳基材料,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甚至氮掺杂的碳材料、还有氮基材料,比如氮化硼、特定的氮化物……

    这些材料表面,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和官能团修饰后,其与金属酞菁分子的界面相互作用模式,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达到与金属氧化物基底相当甚至更优的效果……

    “载体拓宽……”他喃喃重复着,大脑在飞速运转。

    常浩南则顺势抛出了最终的、也是最重磅的炸弹:

    “如果我们用这套方法,将锌原子或者钴原子,高度有序地锚定在碳纳米管或者石墨烯片层这样的碳基载体上,形成单原子分散或者短链状的结构……”

    大家都是内行人,说到这里,就已经足够了。

    “锂电池?”

    张韬迅速捕捉到了最关键的部分:

    “锌原子或钴原子作为催化中心,锚定在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的碳基载体上,或许可以明显改善锂离子的嵌入/脱出动力学,抑制枝晶生长,提升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常浩南手指轻点了一下电子白板:“预估不少于万亿级的市场!全球新能源的命脉!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电站……所有领域!”

    “如果业界得知,有一种基于单原子阵列技术的革命性电极涂层材料,其原型已经诞生,性能提升潜力巨大,却因为一场恶意的专利诉讼而迟迟无法进行深入研发和产业化……”

    张韬院士差点合不拢嘴:“我想那些押注新能源未来的巨头们,一定会发疯的。”

    “没错。”常浩南点点头,“所以,我们要把论文的重点放在电化学性能上,用实实在在的、远超现有材料的数据去震撼学术界和产业界,让全世界都看到它的巨大潜力,然后带着整个产业链一起,向对方施加压力!”

    他说着坐回到座位上,又继续补充道:

    “而且,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也远不是几十上百台表征设备能够比拟,足够破坏FEI、JEOL和日立等企业之间本就脆弱的联盟……把选择主动权转移到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