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战士归来
第一百零二章 战士归来 (第2/3页)
而此时,李辉正挥舞着菜刀,在砧板上剁切着一条旗鱼,这条旗鱼的个头不小,他熟练的将旗鱼拆解,然后用清水洗净,放入盛满冰块的保温箱,一气呵成,让食客们叹为观止。
“老李,手艺真好,每次看到你切鱼都是一种享受。”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李辉抬头一看,果然是熟人。
他对那人问道:“耀祖,你们部队这次行动回来了?”
林耀祖是东非东加里曼丹领地军队的一员,去年七月,他所在的部队,加入兰芳海外省和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的内陆清扫活动。
他的脸上带着一股沧桑,身体格外硬朗,全身没有赘肉,犹如青铜的肤色,一看就没少经过风吹日晒。
“是啊!这次军事行动我可遭了老大罪,能活着回来也算万幸。”林耀祖沙哑的说。
李辉皱着眉头问:“这次战斗很惨烈?”
林耀祖笑了笑说:“哪有什么战斗,这次行动,我们一个敌人都没有摸到,每天就光钻林子了。”
“东加里曼丹的土著,在我看来早就剩不了几个了,难成气候,毕竟都围剿了十几,就是杂草也该收割光了。”
李辉听到这里问:“没遇到战斗你叹什么气,这不好事么?”
林耀祖摇摇头说:“哪有那么简单,相较于和土著战斗,每天跋山涉水的穿梭雨林才是最恐怖的事。”
“腹地的雨林,你是不知道呆在里面有多压抑和难受,这几个月,我的衣服和鞋子就没有干过多久,雨林里全是各种虫子和茂密的植被,光是在里面行军,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我宁愿和土著战斗,也不想在雨林里待着了。”
对于东加里曼丹腹地雨林的恐怖之处,李辉还是能感同身受的,作为东加里曼丹人,他小时候,也进入过雨林地带,短时间自然没有太大问题,时间一长,那就是纯纯受罪。
所以李辉说:“雨林确实不是人待的地方,你能坚持几个月时间,那可太苦了。”
林耀祖颇为认同的点点头,不过他也说:“还好,之前政府不是完全不体谅我们这些大头兵,每隔一段时间,都能休整一下,物资供应也充足,要不然我恐怕很难坚持下去。”
即便是东非殖民地军队,待遇上也很不错,当然,东加里曼丹的殖民地军队和北海湾(波斯湾)的殖民地军队还是有区别的。
后者完全属于东非国防军序列,由东非政府指派各个军区精锐,进驻北海湾地区。
而东加里曼丹殖民地军队,除了少量本土军队以外,大部分直接在本地招募。
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人口,战略地位,经费等等,就比如北海湾地区,它不仅事关到东非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同时北海湾,也就是波斯湾本身战略价值不低,而且北海湾人口稀少,这也给兵员招募增加了难度。
而东加里曼丹殖民地军队,就大为不同,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东加里曼丹的人口已经突破百万,这放在欧洲和一些小国人口几乎没有区别。
虽然说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的面积很夸张,四十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大半个德国,所以东加里曼丹也能称得上地广人稀,但是,东加里曼丹的开发土地数量并不多,光是马辰,丹戎,三马林达就占到当地人口的四成左右。
而且周边没有能够威胁到东非的势力,所以,东加里曼丹殖民地的防卫压力并不大。
至于土著抵抗势力,他们实际上一直都是被东非“霸凌”的一方,不成气候,经过这么多年的围剿后,更是如此。
对付这些土著,根本不需要国防军,从当地雇佣一些士兵,简单训练,然后靠着武器优势,完全可以吊打这些土著,而且能极大减少东非政府的军费开支。
当然,虽然东加里曼丹殖民地军费开支比较低,但其基本的衣食住行,东非政府都是给足了的。
就比如食品,药物,烟酒等等,国防军有的,这些准正规军同样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武器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