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爆金币

    第一百零五章 爆金币 (第3/3页)

好调查。”

    “因为一旦危机爆发,我们只能优先保证那些优质企业的生存,这是危机过后,东非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至于股市和债券市场,尽可能的把他们往实业上引导,放一些利好消息和政策,这样即便未来经济泡沫爆炸,也不至于一无所获。”

    实体经济就算遭遇经济危机,它总能留下尸体,而服务业爆炸,那财富连一点灰都看不到,就蒸发掉了,所以两相其害取其轻,还是前者更有用一点,哪怕是房地产暴雷,那一堆房子至少未来可能还可以利用的上。

    弗里德里希皇储的面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说:“目前帝国一直都在积蓄资金和放宽市场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加大国内的投资力度。”

    “皇室和国有企业的精简也在加速,如果真的爆发经济危机,我们不至于手忙脚乱。”

    东非国企和皇室企业是未来“兜底”国民经济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过,面对经济危机,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东非只能从政府层面,做好各项准备。

    整体上来说,东非国内外,莱茵皇室都已经提前埋好了暗子,一旦经济危机彻底爆发,这些暗子就能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保证东非在经济危机中活下来。

    如果活不下来,那东非能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像沙俄那样原地爆炸,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第二种则是发动战争,把矛盾转移出去。

    而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控的,尤其是第一种情况,显然是当前政府最不能接受的。

    至于第二种,如果失败,就会像前世的德国一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至于前世德国发展的不错,那只不过是美国放松了对其经济限制,甚至因为制约欧洲的需要,还要在特定阶段,支持其发展。

    战败国的结局,取决于战胜国的态度,至少在他战败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完全被战胜国所掌控。

    而东非这种大国如果战败,毫无疑问,其他国家不会给东非哪怕一丝翻身的机会,就像前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境况一样。

    所以,即便不得不发动战争,东非也要在战争完全可控的情况下,才会入场,而在此前,东非必须保证本国经济和社会秩序不提前崩塌。

    恩斯特说:“国际上,我们也可以和德国,美国等国家达成一些共识,从而进一步扩大世界自由市场的范围。”

    之所以把德国放在美国之前,那是因为德国面临如今世界的关税战,它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着急,东非和美国好歹有体量和规模,甚至是一定基数的殖民地。

    而德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原材料和市场都十分匮乏,如果只是经济上的竞争,那德国自然没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世界的原材料和市场,是由政治和军事决定。

    就比如印度,他可以不买德国人的账,但是他们绝对不敢忤逆英国人,因为当下英国人是印度人的主子。

    所以,英国人不让印度买卖德国商品,那印度人就必须执行,这样英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经济的独占。

    而德国想进入印度市场,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军舰开到印度,并且击溃驻印的英国军队。

    这是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但现在显然还到不了各国大打出手的时候,所以包括德国,东非,美国这些后发国家,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暂时联合起来,打破英法等传统殖民帝国对大部分世界市场的垄断。

    典型的例子,就比如上个世纪末,美国在远东帝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为了强行从英法等国家虎口夺食。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对英法等国家威胁勒索,当时美国已经十分强大,但是英法却独享远东大部分市场,所以美国要求“共享市场”。

    这一点,对当前东非很有借鉴意义,而且不仅是东非,美国和德国同样有这种需求,大家完全可以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爆那些传统殖民大国的“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