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甘托克密谈

最新网址:m.yeudusk.com
    第一百一十章 甘托克密谈 (第1/3页)

    南亚三国办事处反常的地方在于,他如今并不在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三个国家境内,而是在英属印度的大吉岭。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交通问题,英国人在大吉岭修建有铁路,大吉岭的铁路上个世纪就已经建设完成,也是英属印度最早的铁路之一。

    同时,因为这里每年都有大量英国官员和印度贵族和高种姓度假,基础设施相当完善。

    并且,根据锡金和英国在19世纪初,签订的条约内容,锡金政府不得准许欧洲和北美洲人居住在锡金,在19世纪末,英国更进一步,逼迫锡金政府签订新的条约,禁止锡金政府和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尼泊尔和不丹和锡金的情况都差不多,而大吉岭被英属印度抢占,也就没有这么多顾虑。

    现在察尔森来了,要将办事处全部搬迁到锡金,也算某种意义上的“脱欧入非”了,并且还要规避掉英国的法律。

    毕竟,就锡金的经济状况和发展程度,甚至还不如非洲的某些落后国家,他们的所谓王都,可能也就和大一点的村落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各项物资也不好获取。

    就拿电力来说,基本为零,这也意味着察尔森未来的办公地点,想要和本土联络,需要自备发电机,无线电报等等设施。

    至于如何绕开英国人的限制,进入锡金,这对于东非政府却不是难事,因为想搞到英国人身份,对于东非的情报机关而言,十分简单。

    而且,就算英国本土有类似东非的严格户籍制度,也挡不住东非进入这些地区,毕竟英国还有诸多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等,拿到殖民地身份同样可以开展工作。

    当然,这也意味着东非南亚三国大使馆,只能继续像过去三国办事处一样暗地里开展工作。

    ……

    甘托克,是如今锡金王国的首都,甘托克规模不大,人口也就万人左右,算是喜马拉雅山南麓一个比较繁荣的城镇。

    它连接着远东帝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路线,当然,这条贸易路线的贸易规模不大,但是对于人口不多的锡金而言,也算重要收入来源。

    1927年12月3日。

    一家名为“贝查尼”的澳大利亚茶叶公司的办事处,正式落地甘托克,以该公司的公开信息表明,他们的主要商业活动是在当地承包土地,种植茶叶,然后销往澳大利亚。

    这家公司完全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毕竟锡金的英国人本来就不多,至于本地人,也分不清这家公司的真伪,也不大敢招惹“英国人”。

    锡金王宫里。

    “纳姆加尔国王陛下,接下来我们的谈话内容,我希望你能够守口如瓶,否则这对于大家都不是好事。”

    纳姆加尔是锡金王室的姓氏,他们本身是藏地人,以前向藏地朝贡,换句话说,从前锡金是远东帝国的藩属国。

    纳姆加尔国王看着面前眯着眼睛的察尔森,内心突然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察尔森一开口就要求自己守口如瓶,这让他心里有一股强烈阴谋的预感。

    他强装镇定的问道:“察尔森先生,你们英国这次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么!”

    纳姆加尔实在是被英国搞怕了,从19世纪以来,锡金基本上就没有在英国人手里过上几天安生日子,本来就领土狭小的锡金,也是经过好几次领土割让,这让本就贫困的国度雪上加霜。

    就比如大吉岭,本身就是锡金领土,如今却是英国人的地盘,而且英国人占领这些土地后,同时迁徙过来大量尼泊尔人和印度人,这也是锡金为什么对英国人反抗力度比较大的原因之一。

    毕竟,世代居住的土地,被英国抢占,同时还被其他民族居住,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那未来锡金藏地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但是,锡金又打不过英国人,上一次强烈反抗的后果就是更加严苛的条约,进一步丧失土地和主权。

    察尔森摇摇头说:“纳姆加尔国王陛下,实话和你说,我并非是英国人。”

    他的开诚布公,反而让纳姆加尔更加警惕,在他看来,这未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yeudu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