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传入朝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传入朝中 (第2/3页)

致扫了一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关键他还不能表现出来太多,只是身体颤抖的稍微厉害了些。

    众人也不在意,只当是他跑的急了,毕竟这太监在还未打开奏折的时候身体也是颤抖的。

    “臣吴甡,随陈总督剿匪月余,无往不利,战无不胜。”

    太监颤颤巍巍的读出了这句话。

    周围的大臣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秦中之地,果然已经在陈奇瑜的掌握之中。

    崇祯皇帝略微皱眉,这消息他知晓,这人在奏折中重复这个干什么。

    “然。”

    一个转折词,让周围的人都变了脸色。

    崇祯皇帝心里没由来的一慌。

    察觉到了周围的气氛,太监的声音越发颤抖。

    “于甘泉战灶王,陈总督设计,埋伏精兵于城中,城头火炮两门,城下神机营五百,灶王毫无察觉,率五千余众,临城北,冲至临城百步。”

    大臣们皆是皱着眉头听着,尤其是一些武将,已经开始想着,换做是他们,在灶王的位置,该如何取胜。

    别的不说,单单是城头上那两门大炮,都足以摧垮上万军队。

    更何况,还有京城精锐神机营,城中也埋伏着精兵,灶王一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直接朝着城中冲来。

    定然要打一个措手不及,然后大败而逃,可是,前面那个然字,明显告诉他们,这件事情不简单。

    “城北守备,卢文善,见灶王之军停于百步外,此时暴露城中之力,定然打草惊蛇,故,其于城上观灶王之军,待其兵临城下之时,枪炮其鸣,定然将灶王击溃。”

    闻言,一些武将点点头,确实应当如此,大炮威力巨大,但是,在对方进攻之时才能够取得最大的作用,城中埋伏亦是如此,对方若是没有落入陷阱之中就动手,很容易让其付出很小的代价逃离险境。

    崇祯皇帝听着,他十分勤奋,也看过一些兵书,还有战事,这卢文善做的确实对,但是,那个然着实有些不对味儿。

    “灶王,于百步外,一瞬之间,杀卢文善,卢文善,头碎而亡,周身一步之内,兵卒完好无损,身浴血,皆惊,只闻惊雷之声。”

    诸臣大惊,百步外,杀了守城之将,而且还是头颅碎裂,一些将军怀疑是大炮,但是,写奏折的人明显猜到了他们的想法,特意提到了周围的兵卒完好无损。

    “显然,灶王有特殊之兵器。”

    上一句话,连带着这一句话,崇祯皇帝手抓着龙椅的手略微用力。

    气氛更加压抑,一些大臣们庆幸自己没有提前拍马屁。

    提到兵器,而且还是,百步之外就能精准杀死守城将军的兵器,崇祯皇帝想到了那一把他动用举国之力都无法创造出的兵器。

    “副将张泽斌大惊,忙赶至城南将此事禀报另一守城之将,参政张伯鲸,伯鲸至城北,闻卢文善死,大惊,两人交谈之间,张泽斌一瞬而卒,亦是头碎。”

    “伯鲸恐,匿于城垛后,唯露一眼,观察城外局势。”

    一个守城之将一个副将,两人同样的死法,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一众武将面色很不好,换做是他们,恐怕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崇祯皇帝闻言,深吸一口气。

    乃至于太监都听到了这吸气声,抬头看着崇祯。

    “继续说。”

    崇祯皇帝道了声,让人听不出喜怒。

    “是”太监应了声,随后继续读道:“伯鲸虽惊,仍心系战事,其认为,灶王兵器虽强,但当是数量稀少,故只杀守城之将,未杀守城之兵。”

    “不错。”

    周围的武将们十分肯定张伯鲸的想法,他们仔细思索一番以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而张伯鲸能够在看到两个守城将领惨死在自己面前以后,依旧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已经是很强。

    换做他们估计也做不了多好。

    “故,伯鲸下令,整军出击。”

    “神机营在中,步兵策应,城中军卒倾巢而出。”

    “皆陷阵冲锋,悍不畏死。”

    闻言,崇祯皇帝脸色稍微好了一些,他大明的士兵,还是精锐的,面对敌人未知而强大的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