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7章 傻大黑科技(第二更,求订阅)

    第1887章 傻大黑科技(第二更,求订阅) (第3/3页)

我是说设计。”

    李奕涛如实说道:

    “小到火柴盒、香烟、糖果的外包装,大到各种家用电器,都凝结了设计人员对造型及功能的创造性思维,优秀的设计自然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感受。”

    他的称赞让娜塔莎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儿,其实,他并没有说——苏联的设计师虽然展现出了产品上的设计能力,只是其工业技术的确相对落后,匹配不上出众的工业设计。

    而且苏联不仅工业产品在设计能力很强,广告的设计表现力也不逊色。会展中心到处都是苏式的广告海报,那些海报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

    不达相比于海报上时尚的摩登女郎,他更欣赏苏联的产品设计,东西不怎么样,但设计不错,可以“借鉴”,反正苏联又没有专利法。

    就这样,和娜塔莎一同在会展中心参观着,最终李奕涛在一排苏联产照相机面前停下了脚步,然后驻足在那里,观察着那些相机。

    苏联在光学产业上的技术来源于德国,永宁蔡司就是德国拆来,当时蔡司给分配到苏占区那边去了,不过却首先被巴顿打下了来,当年李毅安计划用600辆卡车把整个蔡司掰碎了带走,但只是拆了一部分设备,苏军就到了,只能装了200大卡车的东西带走,其中包括145个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

    由此奠定了永宁蔡司的基础,而苏联则一举将剩下的专家和工厂设备全部都带回苏联,所以,苏联的光学产业,基本上也是在蔡司的基础上发展的,这一点和东德蔡司一样,嗯,西德蔡司也是如此。

    一家蔡司,分入四国……也没有谁了。

    “怎么,对这些照相机感兴趣?”

    娜塔莎看着展示柜上展示的一排排照相机,对于这些照相机她并不陌生,她自己也有一台照相机。

    李奕涛已经拿出来平时就带在身上的小笔记记下来,说道:

    “我准备下照相机的订单,西方的产品太贵了,东德的质量不错,苏联的看起来也不错。”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苏联这个国家并不是什么都短缺的,而且现在的苏联,正是物资最充沛的时代,虽然难免有一些产品因为计划等原因是缺乏的,但也有一部分产品是过剩的,甚至达到很夸张的地步。

    照相机就是一种很过剩的产品。

    其实原因很简单——照相机涉及到军事工业,受到优点发展,而望远镜、光学仪器的需求有限,庞大的生产力自然用来生产民用的照相机了,

    而苏联的照相机生产企业,当年是直接搬走的蔡司、徕卡等企业的设备,并且带走了他们的技术人员,其生产的照相机不仅质量上不逊于德国,而且产能扩大了几十倍,他们的照相机因为庞大的产能,成为了“人民照相机”。

    价格低廉且质量上乘。

    好东西自然要冲出苏联走向世界,只是放在苏联国内太可惜了!

    贸易嘛,就是为了互通有无,这也是这一次苏联产品展览会的目的。

    看着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娜塔莎试探着问道:

    “那你准备采购多少台照相机呢?”

    下一瞬间,李奕涛说出了一个让娜塔莎倒吸一口凉气的数字。

    “5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