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9 章 始作俑者竟然是?

    第 969 章 始作俑者竟然是? (第3/3页)

让鲁王早日就藩兖州。”朱标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郭桓的看法,“本宫正有此意。”

    郭桓接着说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只要我们能够通过朝议,确定让鲁王就藩兖州,那么就算陛下回京之后,也难以改变这个决定。到那时,木已成舟,陛下就算有其他想法,也不好再做更改了。”

    在郭桓看来,天底下的藩王们,除了秦王那个特立独行的异类之外,其他的藩王在就藩之后,基本上就对皇位失去了威胁。

    因此,只要能够促使鲁王尽快前往他的藩地,那么他对皇位所构成的潜在威胁便会自然而然地消散。

    然而,秦王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相较于鲁王,秦王就藩所带来的威胁甚至更为严重。

    毕竟,像他这样即使手无寸铁,也能够在敌方阵营中迅速组织起一支强大队伍的王爷,恐怕翻遍从古至今的所有史书,都绝对难以找到第二个与之相类似的人物了。

    朱标沉思片刻后,果断地回应道:“既然如此,那么今日午朝之时,本宫定会将此事彻底敲定下来。”

    朱标虽然身为代理皇帝,但毕竟只是代理而已,并非真正的皇帝。同时,他还是诸位藩王的长兄,这使得他在处理一些事情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周全。

    就拿让鲁王去兖州就藩这件事来说,朱标深知自己不能亲自开口。

    因为一旦他亲自提出这个要求,可能会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满和猜忌,甚至可能会引发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所以,朱标决定找一个心腹来上书陈奏这件事。

    这样一来,即使父皇朱元璋对这个决定有意见,也无法直接怪罪到他身上。

    而且,通过心腹上书,还可以走完一整套流程,经过朝臣们的集体决议,使得这个决定更加公正、合理,让人找不到一点瑕疵。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避免朱标与其他藩王之间的直接冲突,维护皇室内部的和谐稳定。